客服热线:18690507177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论风电科学理性发展的三个要点

2023-03-01 11:55:50浏览:206 来源:中国电力网   
核心摘要:2月26日,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北京举办的2023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指出:2022年中国风电招标量倍增,机组价格倍降,市场竞争愈加充分,尽显行业繁荣之势。欣喜之余,更应警惕市场恶性竞争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均、产业链各环节定位不明等发展乱象,回归科学理性、实事求是。”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  据风能专委会最新发布,2022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4980万千瓦。预计十四五”剩

  2月26日,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在北京举办的2023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指出:2022年中国风电招标量倍增,机组价格倍降,市场竞争愈加充分,尽显行业繁荣之势。欣喜之余,更应警惕市场恶性竞争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均、产业链各环节定位不明等发展乱象,回归科学理性、实事求是。”


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

  据风能专委会最新发布,2022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4980万千瓦。预计十四五”剩余三年,每年新增装机将达到7000万-8000万千瓦,行业前景广阔。与此同时,风电逐步走向市场化交易,原有项目盈利模式被彻底颠覆,未来电价计算模式尚不清晰,招标关注点集中在一次性建设成本和风电机组价格上,最低价中标屡见不鲜,和性能、可靠性更相关的技术沉淀、机组先进性、发电量、市场应用等指标反而不被重视,为风电高质量发展埋下隐患。对此,田庆军呼吁行业坚守科学理性精神,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科学理性精神,体现在重视风电技术沉淀和研发投入,建议开发商和整机商携手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风电机组价格下降固然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但部分为低价而低价、没有技术沉淀和可靠平台支撑的机组,希望用‘未来研发时间’换‘目前市场空间’,其中隐藏的风险不容小觑。”田庆军说,中国风电头部企业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已具备大型化机组的自主研发和产业链制造能力,同时已在核心部件和材料技术上有所突破。然而在招投标过程中,这些技术沉淀和研发投入结果并未充分体现,建议产业链上下游携手提升行业认证、测试验证、市场应用等标准,开发商在招投标过程中更重视认证、样机、批量验证等可靠性指标,不能一味追求低价,要看项目整体收益率。风机多发100小时电远比招标价低200元对项目收益更有价值。

  第二、科学理性精神,体现在合理分配产业链价值链利益,尊重制造业研发投入规律,维持主机在合理价格区间内。风机作为高端制造业的典范,在电力电子、智能控制、大型传动轴承等相关装备和技术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风机这两年成本的下降主要依赖容量增加和轻量化设计,但塔筒、叶片、齿轮箱所用的钢材成本本身就构成了很高的地板价”。田庆军计算道:两兆瓦时代,陆上风机单位千瓦价格是4000余元;七兆瓦时代,机组单位千瓦价格是1200余元。风电机组边际成本看似陡降,但一台整机的价格仍维持在800-1000万元,海上机组亦是如此,大型化趋势无法削减风机固定的制造成本。”若不断挤压制造企业利润空间,必然会降低研发投入,给风电全产业链形成破坏性冲击。建议均衡分配产业链利益,维持主机价格在合理区间内,让整机企业更加专注于设备制造和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链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三、科学理性精神,体现在有序合理进行精细化开发,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珍惜每一片国土资源。当下资源开发热”是市场竞争格局所致,建议产业链明确上下游分工。整机商以全局观实现风机系统性创新,提升机组竞争力;开发商有序合理进行精细化开发,提升风资源利用效率,让整个行业回归理性科学的发展模式。田庆军认为,风光资源可再生”,而承载它们的国土资源却不可再生”。在各地积极推动风能资源开发的当下,如果技术跟不上资源开发的脚步,对于不可再生”的国土资源是一种浪费。建议国家和地方省份统一规划、系统开发,提前规划配套电力送出工程和新能源+”等建设方式,实现资源规模效益最大化。

  最后,田庆军说,如果我们真热爱风电这个行业,就应该尊重行业的发展规律,不要一哄而上,不要拔苗助长,共同维护风电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来源:远景能源)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风力发电)
下一篇:

三峡170MW风电项目机组及塔筒采购招标

上一篇:

华锐风电盈利1800万–2400万,恢复上市在即?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