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保障手段。积极开展“公转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的重要体现,充分发挥铁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运输方式的作用对于加快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有着深远意义。
1.2节能环保成效显著
据统计,在相同运输量下公路,铁路,水运的能耗比为6.9:1.5:1,土地占用方面,铁路完成单位运输量所占用的土地面积仅为公路的1/10,环境保护方面,铁路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排放最少。电气化铁路更是最清洁,环保的交通工具。
2.洛阳地区集装化运输现状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尤其是洛阳对外出口货物的不断增加,铁路在适箱货物运输上面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目前洛阳地区集装化运输存在主要问题有以下两个方面。
2.1集装箱运输办理能力有限
据调查,洛阳地区内的适箱货物所占的比重为30~45%,主要产品有重型机械及零配件、铝制品、医药、饮料等,集装化运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洛阳东站铁路集装箱货场仅有集装箱作业线1条,有效长度170m,一次作业容车11辆,存箱能力300TEU,年办理量不足20万吨。洛阳站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433处专用线虽开办了集装箱业务,但2019年全年仅发送6.2万吨。
2.2受环保政策和车站地理位置影响,集装箱业务开展受限
洛阳枢纽内集装箱办理站基本上都在市县中心区,由于交通拥堵及政府出台的大货车限行政策,影响了集装箱的上站装车和到达集装箱的卸车配送。
3.洛阳车站开展“公转铁”的思路与措施
洛阳车站尝试从货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寻找突破,与一拖物流公司合作,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利用一拖铁路编组站开展多式联运,为货主提供多样化的货运产品,也为企业寻找到了改革发展的红利。
3.1坚持统筹协调
车站协调港口、船务公司、生产、物流企业,从到发货源组织到两端接取送达、从铁路资源配置到运输资源协调、从市场价格分析到运输价格制定等方面积极探索,达成铁运、海运有机融合的目的,实现二者有效衔接。在开行初期,选择4种货物品类和1条线路先行试点,取得良好效果后逐步推开,目前,已开通洛阳至中亚、青岛、宁波的铁海国际联运班列。
3.2强化运输保障
建立班列组织信息日汇报制度,针对开行中出现的突出性的问题,专题协调、限时解决。发挥生产指挥中心的中枢作用,明确行车、调车、货运、装卸等各系统作业重点,加强各工种、各环节的协调配合,保证专用线作业有序衔接,快速挂运,实现了班列开行安全优质。
3.3深挖适箱货源
在已有货源基础上,深度挖掘非矿、金属、工机等小品类高附加值货源,为企业定制专项运输方案,使班列运输品类不断丰富,由2大类8个品类增加至6大类32个品类。2019年累计开行85列,发送标准箱5910只,增幅达517%。
4.结论
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的开行实现了“公转铁”运输结构的转化,为“河南造”产品出口开辟了重要通道,对建设交通强国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