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部目前已完成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并加强施工、办公和生活区封闭管理,减少非必要外出,严禁聚集,严格落实门禁系统使用要求,人员进出均进行体温监测和登记。同时做好穗康码、粵康码申报,全员注册并使用“叮呗”医生APP上报健康信息,建全“一人一档”是大吊车的健康信息管理。建立疫苗接种人员台账,目前项目部全体人员已完成两针疫苗接种工作。
项目部每日排查全体职工及家属有无与疫情严重地区的人员接触情况;购置防护口罩、防护服、免洗消毒洗手液、消毒水等防疫物品,定期对办公、生活区域进行消毒;组织职工进行疫苗接种,除3位职工因身体原因未接种疫苗以外,其他人员均完成疫苗接种,现场工人接种人数已达50人。
广州公司及所属单位,在确保职工安全的同时,积极协助地方开展联防联控志愿服务工作。6月11日-15日,广州市南沙区珠江街开展第三轮、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公司立即在所属万顷沙车辆段项目一工区、二工区、万顷沙保税港项目抽调职工志愿者,到核酸检测点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志愿者们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防疫基础知识培训,提前到达核酸检测点,协助现场医务人员,组织村民测温扫码、排队登记、维护秩序,确保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截至目前,公司派出志愿服务人员135人次,勇担社会责任,彰显央企担当。
广佛环项目高度重视员工的健康,积极联系核酸检测单位进行全员检测,积极与地方街道办沟通,为项目全体人员有序接种新冠疫苗,目前接种率已达百分之百,不断加强新冠肺炎的宣传,做好员工的一人一档资料,对出入项目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并做好登记。
项目部全力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压紧压实防疫责任,针对疫情防控采取多项措施,备齐防疫物资;加强施工区域管理,科学合理组织人员进场作业;保持办公区域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每天消毒两次,进入办公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外来人员进入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登记、消毒、扫健康码;保持食堂清洁卫生、空气流通和消毒,实行分餐、送餐制;管理人员出入需提前申报,经项目主管领导审批通过后,才可外出。
项目部驻扎在南沙区珠江街,防疫期间制定了《关于实行“岗位-宿舍”两点一线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所有人“非工作需要不外出,不到宿舍和施工现场之外的区域活动,每日测温,按时上报。外来车辆一律不许进院,外来人员一律戴口罩、测温、扫码,登记后方可进入。他们在做好自我防控新冠疫情的情况下,主动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防疫工作,成立志愿者小分队,先后派出疫情防控志愿者60多人次,协助做好全员核酸检测、交通管控、路口执勤等工作。
项目部对全体职工实行全覆盖核酸检测,再筑“防火墙”核酸检测体现了项目部对员工的关爱,使全员更有信心做好防控,上下拧成“一股绳”安心复工复产。
项目部提前建立疫情防控制度、应急预案,通过早会、微信、电话等形式向职工普及新冠肺炎的特点和防控知识,做好消毒药品和相关物资的储备。对营区和施工现场一律封闭式管理,实行外出放行审批制度;外来人员和车辆一律进行测温、扫码及车辆消毒、登记等工作。目前已全员进行四次核酸检测,全部呈阴性正常状态。
深圳地铁16号线和穗莞深项目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项目部成立新冠疫情防控小组,并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对重点人员(即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接触史的人员)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并100%落实“双报告”管理措施。同时,项目部为在岗人员联系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止到目前已全部完成疫苗接种工作。
项目部继续巩固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实行工点负责制,在行动上工点负责人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信息报送要及时准确,规定动作(测温、消毒等)要形成常态,严防外来人员和车辆。
东莞地铁1号线项目部坚持做好消杀、体温监测工作;严格人员进出管理;加强人员进场管理;做好个人防护。带动宣传最新疫情防控知识,积极组织职工、工人集体接种新冠疫苗。
深圳地铁项目部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购置防疫物资、全面消杀、实行封闭式管理、张贴防疫宣传画、实行分餐制、严禁聚集。目前,该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共计37人,已全部接种疫苗。
这些坚定的身影令人动容
他们以萤烛般的光亮
点燃希望与信念的光芒
他们肩负着责任与担当
传递信心的力量
守护生命的希望
雨后苍穹,必定彩虹绚烂
同舟共济,尽显中国力量!
本期编辑:黄瑶 高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