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华磐安县如人间仙境般是二手吊车的自然风光|王志强 摄
作者/胡志勇 李严青
来源/国网浙江电力
“零碳县”,顾名思义,全县实现近零碳排放。
日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支持磐安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是二手吊车的若干举措》,提出“依托生态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用能效率明显提升”,到2025年,磐安县要积极创建“零碳县”。这也是全省首次提出建设“零碳县”这一发展目标。
为什么是金华磐安?
首先,自然禀赋优异。
磐安县太阳能、风能等绿色清洁能源丰富。磐安地处会稽山和仙霞岭是二手吊车的发脉处,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森林覆盖率高,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
全县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分别为5.2万千瓦、13.08万千瓦、4.88万千瓦。至2020年底,累计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到最大负荷的1.75倍,县域内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为61.22%。至2020年底,电能在浙江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达35%,居全国领先水平。磐安县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已达62.51%,清洁用能表现优秀。
同时,磐安电网建设超前,网架结构坚强,供电区内110千伏变电设备总容量与供电区内最大网供负荷之比为4.07,为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系统留有充足的容量裕度。
? 正在旋转的青梅尖风电场|胡志勇 摄
另外,磐安县的用电结构也具有普遍性。2020年浙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累计用电量占比分别为0.43%、70.3%、15.14%、14.22%,同一时期,2020年磐安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居民生活累计用电量占比分别0.36%、73.72%、11.95%、13.97%,磐安县用电结构与全省用电结构近乎相同,具备可复制条件。以“零碳县”创建为目标,坚持生态化、特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快特色产业链培育、生态产业平台建设、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将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磐安样板。
2021年1月,国网磐安县供电公司完成编制《多元联动自平衡的尖山片区高弹性配电网规划》,在支撑国网浙江电力战略落地的同时,推动磐安配电网由坚强智能向高弹性转变,全面提升配电网承载力、自愈力、互动力和综合效能,支撑磐安零碳发展。
2021年5月,在国网金华供电公司的统筹规划下,国网磐安县供电公司出台《“零碳县”创建行动方案及建议》,未来将围绕三大目标、七大举措,以零碳电力加快“零碳县”创建。
三大目标即形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源结构、形成一个高弹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电网、形成源网荷储、多元互动、以电为中心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
七大举措包括:加快试点电力市场化配置。加快推进磐安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试点,通过对工业生产企业进行用能分类评价,运用“约定曲线交易”,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在倒闭本地高耗能企业转型的同时,也将清洁能源向金华亚运场区输送绿色电能。
推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立足“园区”和“山区”融合区域特点,推进“光储一体化”、“风储一体化”等多种形式的清洁能源利用形式,推动风光等清洁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的相关政策,探索储能电价机制,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政企合作开发抽蓄:在政企合作开发抽蓄上,主动积极与政府合作大力发展抽水蓄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推动电力结构向零碳电力转型。如以35千伏姜山头水电站和双溪水电站为基础建设小型抽水蓄能电站,这是两个相距1千米的上下游电站,只需新建抽水部、适当改造下水库库容,施工周期短、投资少,建成后年发电量896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430余吨。未来,多座小型水电站建成将进一步稳定区域电力系统电压,为电网提供调频、备用等服务。
多元能源融合发展:推进综合能源供能站建设,实现多元多种能源的融合发展。联合油气企业建设集加油、加氢和充换电功能的综合能源供能站,编制县域综合供能站规划,建设立体式的“能源-交通”支撑网络。把握“新基建”发展机遇,加快景区、公共场所等的充电桩建设,支撑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加快居民小区、商场等电瓶车充电设施建设,服务绿色出行。
终端综合能效提升:持续在推进工业园区、景区等推进绿色能源替代,促进终端综合能效提升。今年3月,国网磐安县供电公司试点开展“零碳”农家乐示范建设,推广实施电能替代,安装用户能效监测系统,帮助客户动态优化用能方式,减少非必要的能源浪费,实现节能增效。
全要素的综合示范项目建设落地:实施零碳示范行动,积极发展储能、分布式能源和综合能源服务,推进源网荷储和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在尖山镇、文化旅游区等区域,与政府、综合能源企业深度对接合作,探索推进零碳排放楼宇、园区、社区等项目建设。
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按照“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节省的投资是最高效的投资”“唤醒的资源是最优质的资源”这一理念推进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增强系统抵御能力,使电网可有效利用各种资源灵活应对各类风险。
在磐安的悦云远山农家乐,上海游客陈娟一家四口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驾驶电动汽车前来体验乡村生活。白天她们在生态农园里陪着孩子采摘水果,享受着“绿色电能厨房”烹制而成的美食。晚上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入睡前用上太阳能烧制的热水洗浴,室内的节能灯根据光线强弱自动调节亮度,“我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就爱上了这里的生活,与以前去过的农家乐相比,在这里住得更舒心、更惬意、更有绿色感。”陈娟表示。
店主林方铭说:“得益于‘零碳’农家乐的模式,店里营业额都翻了一番。”
? 走访农家乐村,推广电能替代|胡志勇 摄
而以后,在磐安,像这样的“零碳”农家乐将越来越多。旅游作为磐安县“一号产业”,目前共有986家农家乐,每年接待游客约218万人,用电量在5163万千瓦时,若全部升级为“零碳”农家乐用上绿色电,将年平均减少碳排放量1.4万吨。
此外,“零碳”景区相继落地,“一乡一域”充电桩全覆盖,省级工业园区电网弹性承载力越来越强大、分布式光伏用户越来越多、磐安县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这些“零碳”的美丽愿景随着行动方案的推进,正在成为现实。
? 金华磐安县尚湖镇娘瓦山光伏电站|林清泉 摄
当前,当地供电公司已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形成了重点任务清单,后续将围绕“零碳”目标,打造以零碳电力助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磐安样板。
2025年,磐安电网将实现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翻番”,县域内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将增长至70%,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提高至70%;电力单位能耗年均降低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年均降低超过6.1%。届时,将会发生如下一幕:家长从“零碳”小区出发,驾驶新能源汽车将孩子送往绿色校园,然后前往“零碳”企业工作,晚上一家人在绿色全电厨房享受晚餐,度过绿色美好的一天。那时,在“零碳县”的居民衣食住行里用的每一度电都将是绿色的。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听得到鸟鸣……掠过磐安大地,“风光”无限好,步入“零碳时代”,山水磐安正驶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