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谈谈塔式吊车安全施工方案,以及塔式吊车安全施工方案怎么写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各种吨位吊车出租电话:18690507177
跪求qtz63塔吊施工方案
14.15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方案
14.15.1 塔式起重机的选择及平面安装位置
根据施工生产需要,本工程地上15-32层低下1层,考虑现场情况,塔式起重机位置根据总平面图布置确定。
不同型号的塔机,不同的现场实际情况,其安装、顶升、附着、各种拆卸方案、调试内容、安全措施各不相同,制定时要针对现场的实际周密考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14.15.2 塔式起重机基础
塔吊地基土质应坚实,要求地基承载力≥110kP/m2,塔基基础及予埋件位置按QTZ63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附录基础详图施工,砼强度等级不小于C30。
14.15.3 机械设备的配备
根据该塔机安装高度及最重部件的重量,安装(拆卸)所需配备的机械。
14.15.4 施工准备
1、对施工现场的道路进行铺设与平整,并清除障碍等。
2、由塔机使用单位与塔机安装技术负责人按基础制作的技术要求共同对塔机砼基础进行验收,基础表面的平整度应不大于1/500。
3、由塔吊司机对塔机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① 钢结构件有无开裂与脱焊;
② 钢丝绳是否牢固可靠,是否合乎要求,绳扎头是否可靠;
③ 各部电路及电气元件是否正常;
④ 爬升机构导向轮是否转动灵活,与塔机间隙是否合乎要求
⑤ 顶升液压装置是否正常;
⑥ 对需拆卸的螺栓及销进行浸油除锈处理,埋在地下部分要清除泥土;
⑦ 转动塔机安装前应认真进行检修、保养,对变形件及时修复,必要时全机作油漆。
4、做好人员的组织工作。
5、做好常用工具、索具及材料的配备。
6、由技术负责人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由安全监护人员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8、由机组人员对塔机基础(四角)找平,其平整度应控制在1/1000以内。
14.15.5 安装工序
根据QTZ63塔机说明书的要求,制定如下安装程序:
1、安装底架:将已组装在一起的底架吊在混凝土基础上,用水平仪校正底架,并拧紧地脚螺栓。
2、安装基础节或标准节,并进行垂直度检验,其垂直度应控制在1/1000以内。
3、用吊车吊起一个标准节慢慢吊装在基础节或标准节上(安装时注意标准节上的踏步和梯子要和基础节相对应),拧紧四周的联接螺栓。
4、在地面上将爬升架的走台、栏杆等装好,并装上爬升机构、液压泵路,加好液压油,吊起后套装在基础节和标准节外面,调整导向滚轮,使滚轮与塔身的间隙为2-5mm,保证爬爪搁至塔身踏步的槽内。
5、在地面上先将上、下支座以及回转机构、回转支承、平台等装成一体,然后将这一部件吊起,安装在塔身节上,用销轴和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爬升架和塔身标准节相联。
6、安装塔帽:在塔顶上连好一平臂拉杆(左右各一根),然后吊起塔顶用四个销轴固定在上支座上,注意塔顶倾斜的一面与吊臂处于同一侧。
7、安装平衡臂:在地面上将平衡臂的走台、栏杆、起升机构、配电箱等装在平衡臂上,把两个拉杆按规定联接好并用铁丝固定,接好各部电线,然后将平衡臂吊起来与上支座用销轴联接,联接后抬起平衡臂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杆的安装位置 ,安装平衡臂拉杆后,再将吊车卸载。
8、按说明书规定吊起2T的平衡重放在规定的位置上,具体施工见专业安装图。
9、安装驾驶室:在地面上先将司机室的电气设备检查好以后,将司机室吊起至上支座的平台上,然后用销轴将司机室与上支座平台联接好。
10、组装吊臂:按说明书要求用相应的销轴把大臂装配在一起,在第一节和第二节联接后,装上小车吊篮,并用铁丝把小车和吊篮固定在臂架根部,然后把大臂放在1米高左右的支架上,使小车和吊篮离开地面,然后按说明书要求组装完其它臂架节。
11、组装吊臂拉杆:按说明书要求组装吊臂拉杆,并固定在上弦杆的相应支架上。
注意:组装完毕,要检查各销配合的松紧度、止退装置是否起作用、开口销是否穿好。
12、安装吊臂:按说明书要求找好重心,穿好吊绳,吊臂两端系上拖拉绳,用汽车吊将吊臂总成平稳提升,保持吊臂处于水平位置,使吊臂能顺利安装到上支座吊臂铰孔上。
吊臂与上支座联接完后,继续提升吊臂,使吊臂头部稍微抬起(用起升机构钢丝绳通过塔顶和吊臂拉杆的一组滑轮拉起拉杆,先使短拉 联接板能够用销轴联接到塔顶的拉板上面,然后再调整长拉杆的高度位置,使得长拉杆的连接板也能够用销轴联接到塔顶的拉板上面。然后缓慢放下吊臂,使拉杆处于张紧状态。
13、吊装平衡重:按说明书规定放置平衡重块。
14、电工接线。
15、穿起升钢丝绳:将钢丝绳从卷筒引出,经塔顶导向滑轮后,绕过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再引向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最后将绳端固定在臂头上。
备注:基础部分有撑杆的,必须在加入标准节后,把底架上的四根撑杆安装好后才能工作。
备注:折卸的过程即安装的逆过程。
14.15.6 安装后的调试
1、调试工作必须在专业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2、调试内容及顺序:
A力矩限位 B重量限位 C高度限位 D变幅限位
E回转限位
3、试车数据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规定的数据,对老旧塔应降抵数据。
4、吊物重量要求准确无误。
5、调整方法应认真参考各机说明书
14.15.7 安装(拆卸)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全体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未取证人员一律不得参与。
2、全体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
3、总指挥必须听从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接受安全监护人员的安全监护。
4、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上高人员必须穿防滑鞋,危险部位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5、所有作业吊车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拆装期间一律禁止饮酒。
7、工作中集中精力,不得随意开玩笑和打闹。
8、上下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工具和零部件放置位置必须安全可靠,防止坠落伤人。
9、吊车指挥人员应熟悉吊车起重性能、吊物的起重量以及构件安装部位。
10、指挥人员应与吊车司机统一手势信号。
11、大件物品起重高度超过两米要系拖拉绳。
12、所用吊绳必须符合安全规定,所吊构件重心必须准确,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13、组装的总成件及附属装置必须按规定上足所有的螺栓及销,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14、作业区所有的裸体电线必须停电,专人守护。
15、凡大雨、大雪、大雾、大风(风速达8.3m/s)等天气禁止拆装塔吊。
16、夜间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灯光。
17、作业现场应禁止闲杂人员的进出,临街作业时,要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14.15.8 顶升方案
塔机安装完毕需顶升加标准节,整个顶升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顶升前应注意:
1、顶升前把要加的标准节一个个摆在大臂下面。
2、调整好爬升架导向轮与塔身之间的间隙,以2-3mm为宜。
3、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
4、在油缸开始运动前,必须检查顶升横梁是否处在正确位置。
5、顶升前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升塔或降塔。
顶升中应注意:
1、油缸开始运动前,必须检查顶升横梁是否处在正确位置,顶升上部是否处于平衡位置,否则应加以调整,使塔身前后两边平衡。
(调整方法:调整小车的位置,使得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横梁的位置上,实际操作中,观察到爬升架上四角导向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弦杆脱开时,即为理想位置)。
2、爬升操作中,吊臂不能旋转,油缸始终处于规定压力。
3、只允许单独动作,严禁爬升与其它动作同时进行。
4、当爬升套与塔身标准节脱离后,禁止起吊重物。
5、顶升过程中起重臂应保持在正前方位置(引进标准节方为前方)。
6、顶升过程中,回转机构必须处于有效的制动状态。
7、若连续加节,每加完一节后,用塔身自身起吊下一标准节前,塔身标准节和下支座之间的高强度螺栓要全部拧紧。
8、所加的标准节必须与已有的塔身标准节对齐。
顶升程序:
1、吊起一个标准节放到引进横梁上,调整小车位置使得塔吊重心落在顶升油缸的位置上(调整方法如前所述)。
第1项也可为:起吊一个标准节放在引进小车上,然后用起重小车起吊一节标准节移动到说明书规定的位置上(距塔身回转中心20米)。
2、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的踏步上(或将顶升横梁两端放入标准节顶升块槽中)。
3、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全部伸出后,再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到塔身的踏步上,然后油缸全部缩回,顶升横梁又顶在塔身踏步上(或顶升块槽中)。
4、再次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再次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刚好有一个能装一标准节的空间。
5、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架上(或引进横梁上)的滚动,把标准节引至塔身的正上方,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用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联接牢靠,即完成一个加节过程。
6、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用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联接牢靠。
7、若需继续加节,则重复1-7过程。
顶升完毕应注意:
1、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节各接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情况,重点检查下支座与塔身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哪一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就把主弦杆从下到下的螺栓拧紧)。
2、塔机加节完毕,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
3、塔机加节完毕,将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并切断液压系统电源。
安全注意事项:
1、风力大于四级禁止顶升。
2、所有作业人员均要持有效证件上岗。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说明书规定的工艺和技术交底进行。
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着防滑鞋,必要时系安全带。
5、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及螺栓应放在安全可靠的位置,防止坠落伤人。
14.15.9 附着方案
1、根据该工程建筑物高度及施工高度设附着架,第一道附着距地面21米,以后每12米为一道。
2、附着点距塔机中心距离为3.5 米。
3、上下两道附着杆布置应交叉错开
4、附着点予埋铁件
5、程序:
①、将环梁包在塔身外,用螺栓联接起来,再提升到附着点的位置。
②、调整螺栓,使得顶块能顶紧塔身。
③、吊装撑杆,并调节调整螺栓,使之符合长度要求。
④、用经纬仪检查塔机轴心线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在全高上不超过2/1000。
⑤、需多次附着,方法同上。
6、技术要求:根据该工地塔机与建筑物的所处位置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技术要求:
①、附着点的强度应满足塔机对建筑物的荷载,必要时应加配筋或提高砼标号。
②、附着筐尽量设置在塔身标准节接头处,附着架应箍紧塔身,附着杆的倾斜度应控制在10°以内。
③、杆件对接部位要开30°坡口,其焊缝厚度应大于10mm,支座处的焊缝厚度应大于12mm。
④、附着杆件与墙面的夹角应控制在45-60°之间。
⑤、锚固点以上的自由高度应控制在说明书规定高度之内。
⑥、附着后要有经纬仪进行检测,并通过调整附着撑杆的长度及顶块来保证塔身垂直度(塔身轴线和支承面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4/1000,最高锚固点以下的塔身垂直度不大于2/1000),并作好记录。
14.15.10 附着架的拆除
1、用钢管、跳板在附着筐下搭设操作平台,搭设时应将平台支撑好。
2、依据建筑物搭设走道或设置其它辅助起吊装置。
3、用走道拆除时可直接将附墙支撑转移到建筑物内,再转移至地面。
4、采用其它辅助起吊装置拆卸时,应先用吊绳固定好靠建筑物端的撑杆,然后退掉靠建筑物端的撑杆销;再用绳将塔身端撑杆固定好,退掉销子后缓慢放下支撑杆,让辅助起吊装置受力,用辅助起吊装置将支撑杆吊至地面。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拆除各支撑杆。
5、折除附着筐
将附着筐分解。
配合液压顶升机构,将爬升筐降至附着筐位置。
用8#铅丝,配合木楔,将附着筐固定在爬升筐下端。
注意:固定附着筐时不要影响降塔工作。
多次拆除,可继续将下一个附着筐固定在上一个附着筐上,随着降塔工作的进行,将附着筐降至拆塔高度,最后用作业吊车将附着筐吊下放至地面。
14.15.11 塔吊作业注意的问题
随着施工使用的要求,塔吊大臂施工作业时会出现不安全因素,所以施工作业时要求:
⑴塔吊外观要经常检查,结构部位连接、电器装置、传动机构磨损及钢丝绳磨损状况要做好记录,如有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或及时修理、更换。
⑵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标准节连接螺杆每星期必须检查紧固(拧紧)一次。塔吊外观要经常检查,结构部位连接、电器装置、传动机构磨损及钢丝绳磨损状况要做好记录,如有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或及时修理、更换。
⑶塔司必须服从工地统一指挥,服从信号,不得各行其道。
⑷塔吊作业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吊装前要空载运行检查起重、回转、行走等机构以及制动器、限位器、防护装置等,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常施工(起吊物体)。
2、司机要了解起吊物重量,不得超载运行。
3、司机与指挥者之间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防止误操作。
4、司机在起升、降落过程中应鸣声示意。
5、塔吊作业时,吊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司机吊物时,尽量避让人群,吊物不得在人群上方经过。
6、严禁任何人随吊物一起上升、下降。
7、起吊大模板、大钢模时,模板必须完全脱离混凝土墙面,各种联结必须完全解除。被吊的模板的侧边不得被其它模板或物体卡住。否则,不得起吊。在起吊过程中,塔吊司机要与下面的操作工人或塔吊指挥随时保持联系。如果被起吊的物体被钢筋、架子或其它物体挂住时严禁继续起吊,必须立即停止,待约束解除后方可继续起吊。
8、塔吊各种限位严禁私拆或改动。
9、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
10、特殊工种,必须持证操作相应的工作。非专业机械操作人员,不得随意进行机械的使用、操作。塔吊、施工电梯、混凝土搅拌机、电锯(圆盘锯)、电焊机、振捣器、外爬架电葫芦、各种配电箱(盘、柜)、手持电动工具、气割(焊)等必须是持相应证件的专业、专人进行操作、使用。
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书面交底以及相应的操作规程、规范。一切违章、违规操作、使用的后果,责任自负。
11、附墙措施:按规定楼层提前一层附墙。
12、各种限位装置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按规定要求执行。防雷接地必须经常检测。
13、挂钩工要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规定。清楚被吊物重量,被吊重物不得超过塔吊所规定的重量,掌握被吊物重心,按规定对被吊物进行捆扎,捆扎必须牢靠,当被吊物跨越幅度较大的情况下,要确保安全可靠。
14、如刮大风(五级以上)、打雷、下雨,塔司、信号工、挂钩工不准再进行吊物工作。大风大雨过后要加强检查,有隐患及时排除。
15、起吊重物小车不得超过西侧围墙和南侧围墙,在人行道上用钢管和木板搭设防护棚。
塔吊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1、资料管理
施工企业或塔吊机主应将塔吊的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拆装许可证、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液压系统图、司机操作证、塔吊基础图、地质勘察资料、塔吊拆装方案、安全技术交底、主要零部件质保书(钢丝绳、高强连接螺栓、地脚螺栓及主要电气元件等)报给塔吊检测中心,经塔吊检测中心检测合格后,获得安全使用证,以及安装好以后同项目经理部的交接记录,同时在日常使用中要加强对塔吊的动态跟踪管理,作好台班记录、检查记录和维修保养记录(包括小修、中修、大修)并有相关责任人签字,在维修的过程中所更换的材料及易损件要有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将上述材料及时整理归档,建立一机一档台帐。
2、拆装管理
塔吊的拆装是事故的多发阶段。因拆装不当和安装质量不合格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占有很大的比重。塔吊拆装必须要具有资质的拆装单位进行作业,而且要在资质范围内从事安装拆卸。拆装人员要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有一定的拆装经验并持证上岗,同时要各工种人员齐全,岗位明确,各司其职,听从统一指挥,在调试的过程中,专业电
工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很重要,电工要持电工证和起重工证。拆装要编制专项的拆装方案,方案要有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向拆装单位参与拆装的警戒区和警戒线,安排专人指挥,无关人员禁止入场,严格按照拆装程序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作业,当遇风力超过4级要停止拆装,风力超过6级塔吊要停止起重作业。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夜间作业的要有足够的照明,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在夜间作业的要与汽车吊司机就有关拆装的程序和注意事项进行充分的协商并达成共识。
3、塔吊基础
塔吊基础是塔吊的根本,实践证明有不少重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塔吊基础存在问题而引起的,它是影响塔吊整体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事故是由于工地为了抢工期,在混凝土强度不够的情况下而草率安装,有的事故是由于地耐力不够,有的是由于在基础附近开挖而导致甚至滑坡产生位移,或是由于积水而产生不均匀的沉降等等,诸如此类,都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来不得半点含糊,塔吊的稳定性就是塔吊抗倾覆的能力,塔吊最大的事故就是倾翻倒塌。做塔吊基础的时候,一定要确保地耐力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的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值的80%。有地下室工程的塔吊基础要采取特别的处理措施:有的要在基础下打桩,并将桩端的钢筋与基础地脚螺栓牢固的焊接在一起。混凝土基础底面要平整夯实,基础底部不能作成锅底状。基础的地脚螺栓尺寸误差必须严格按照基础图的要求施工,地脚螺栓要保持足够的露出地面的长度,每个地脚螺栓要双螺帽预紧。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水平度不能超过1/1000。同时塔吊基础不得积水,积水会造成塔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在塔吊基础附近内不得随意挖坑或开沟
4、塔吊间的安全距离。
塔吊在平面布置的时候要绘制平面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小区,住宅楼多,塔吊如林,更要考虑相邻塔吊的安全距离,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要保证不少于2m的安全距离,相邻塔吊的塔身和起重臂不能发生干涉,尽量保证塔吊在风力过大时能自由旋转。塔吊后臂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少于1250px。塔吊与输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塔吊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不够要求的要搭设防护架,防护架搭设原则上要停电搭设,不得使用金属材料,可使用竹竿等材料。竹竿与输电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m,还要有一定的稳定性的强度,防止大风吹倒。为了确保以上几个安全距离达到规范要求,尤其在成片小区施工时,在平时的安全检查中,在工程开工的时候要求施工企业将现场施工机械的总平面合理布置好以后报给我们,对于不同施工企业不好相互协调的,就通知建设单位统一协调。
5、安全装置。
为了保证塔吊的正常与安全使用,要求塔吊在安装时必须具备规定的安全装置,主要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高度限位装置、幅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装置、风向风速仪、钢丝绳脱槽保险、小车防断绳装置、小车防断轴装置和缓冲器等。这些安全装置要确保它的完好与灵敏可靠。在使用中如发现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不得私自解除或任意调节。
6、稳定性。
塔吊高度与底部支承尺寸比值较大,且塔身的重心高、扭矩大、起制动频繁、冲击力大,为了增加它的稳定性,我们就要分析塔吊倾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一、超载。不同型号的起重机通常采用起重力矩为主控制,当工作幅度加大或重物超过相应的额定荷载时,重物的倾覆力矩超过它的稳定力矩,就有可能造成塔吊倒塌。二、斜吊。斜吊重物时会加大它的倾覆力矩,在起吊点处会产生水平分力和垂直分力,在塔吊底部支承点会产生一个附加的倾覆力矩,从而减少了稳定系数,造成塔吊倒塌。三、塔吊基础不平,地耐力不够,垂直度误差过大也会造成塔吊的倾覆力矩增大,使塔吊稳定性减少。因此,我们要从这些关键性的因素出发来严格检查检测把关,预防重大的设备人身安全事故。
塔吊接臂施工方案
把所有的起重臂在地面上连接在一起(包括拉杆),用汽车吊吊起整个大臂,先连接臂根接头,穿好销轴,然后汽车吊慢慢的吊起大臂,使大臂慢慢抬起向塔顶靠拢,注意塔顶上要先有两个拉杆,大臂上的拉杆和塔顶的拉杆连接上了,就OK了。最好找个专业人员指导。很危险的,胆子小的干不了这个。呵呵
关于塔式吊车安全施工方案和塔式吊车安全施工方案怎么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