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华夏能源网俞振华:新能源配储能是痛点也是行业机会,北京储能电站爆炸不全是坏事情

2021-06-09 19:31:30浏览:289 来源:华夏能源网   
核心摘要:未来储能市场保守估计会有50%的复合增长,2025年会到35GWh,乐观一些会达到70%的增长,55个GWh。


编辑 / 罗辑

来源 /


6月4日,上海SNEC展会期间,第六届(2021)国际储能技术大会同步召开,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先生应邀出席,并以“碳中和场景下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做了演讲。


俞振华表示,碳中和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缘起是源于风光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平价并网,一方面并网带动了储能需求,另一方面,风光平价并网和电价降低,带来了电能替代趋势。电能替代是重要是25吨吊车多少钱一台的脱碳路径,可以让交通脱碳,用户侧脱碳,最后是工业脱碳,这中间正要依靠储能和氢能。


在储能领域,未来锂电这个方向基本代表了行业的下限标准,锂子电池15000个循环20年的寿命,90%能源效益,采购成本低于一块钱,度电成本、使用成本低于2毛,所有技术实际都会突破这个下限来存在。


对俞振华的演讲,编辑整理如下:


2020年,全球累计投运储能191.1GW,新增6.4GW,同比增长3.4%;中国累计投运储能35.6GW,新增3.2GW,同比增长9.8%。


在储能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三个重要趋势:


第一个趋势,从技术路线来说,新型储能技术成为增量主体,全球除了中国之外已经不太发展抽水蓄能了。中国虽然抽水蓄能的项目一直在建,但比值一直在下降,这也说明新型的储能在加速。


第二,在新型储能里,锂电池在慢慢的处于主导,目前近90%的新项目都是锂电,这是很清晰的趋势。


第三个,我们观察到去年的新情况,美国、欧盟、英国这几个主力国家,将储能列为长期战略支持项目,这是跟中国区别比较大的一点。


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中国去年首次突破10GW,第一次超过美国。在已投运的装机项目里,电化学储能占比中国是世界第一,达到33%,美国是30%。


如果做行业政策梳理,过去五年最重要政策是2017年五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储能发展指导意见》,这是储能的源头,2019年四部委的实施计划,是在这个文件基础上的更进一步。去年发布的 “风光水火储”与“源网荷储”两个一体化政策,对储能行业影响也很巨大,很多项目在缺乏商业模式的情况下落地,是依赖于风、光,依赖于电网,是为了解决行业问题。


在今年4月北京南四环大红门出了储能项目爆炸的恶性安全事故后,国家出了四个指导意见,肯定了储能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第一还是明确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基本意味着每年50%-70%的复合增长是能保障的,发改委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第二,各应用领域的储能布局,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都有,明确对这几类储能项目都要进行支持,一些深层次问题会得到解决。


第三,电价的疏导机制是首次提出来的,把抽水蓄能的容量定价传导机制纳入输变电价,这是第一次开了绿灯,是明确了新型储能独立的市场地位,这非常重要,很多新的商业模式缺这个。


最后一个是新能源配储能,这是最核心的行业发展机会,也是痛点。因为储能存在“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引起很多难题,包括技术迭代都有问题。专为新能源配置储能,从配置项目核准、并网时区、系统调度安排、保证一定小时数、电力辅助服务的补偿,都要给予背书。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新能源配置储能会加速。


未来,储能市场保守估计会有50%的复合增长,2025年会到35GWh,乐观一些会达到70%的增长,55个GWh。


安全问题不是新事物,是行业痛点。北京大红门储能爆炸事件发生后,现在来到对行业不一定都是坏事,而是在倒逼行业在准入、安全、标准规范、执行上加快落地,过去有很多标准落地是有问题的,长远来说对储能行业是好事情。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中铁六局丰桥公司】科技为翼 质量为基 铸就精品工程

上一篇:

华夏能源网一场维权引发的光伏纠纷:涉案主梁绑上“白花”,放在了展会主讲台前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