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华能赤子初心⑤|驻守境外十五载 以心相连山海不远

2021-06-05 13:02:50浏览:185 来源:中国华能   
核心摘要:赤子初心⑤|驻守境外十五载 以心相连山海不远


一起来看看 54岁党员是吊车视频的初心


向左滑动

感悟“走出去”是吊车视频的意义

“来自中国是吊车视频的疫苗,开始接种!”这是今年4月3日刘建通在朋友圈发的一则状态,配图是一名桑河二级水电站柬籍员工正在接受新冠疫苗接种。“看着当地的兄弟们接种咱们中国的疫苗,我太骄傲了!”刘建通说。

从去年11月至今,他已经在这里连续驻守了6个多月,本计划今年4月回国,他却把机会让给了其他年轻同事,他说:“我家孩子大了,不用我操心,他们的孩子还小,比我更需要先回去。”

在国际化岗位15年间,刘建通奔赴缅甸、驻守柬埔寨,“回家”对于他来说,已经成为了年复一年近在咫尺却身不由己的遗憾。他感慨:“这一路,最难的不是工程建设,而是让当地百姓信任华能、接纳我们。

最自豪的事,是看到当地百姓因为我们告别了‘无电灯时代’,生活得更加幸福。这就是我们‘走出去’的意义,在异国他乡再苦再难,我也甘之如饴。

咱们党员就是哪里需要去哪里,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项目进点初期,缅甸工地现场条件异常艰苦。刘建通生平第一次住进了用石棉瓦、木板和铁皮搭建的工棚,睡的床是几根木桩钉起来的,随身行李就是床铺。

身为瑞丽办事处负责人,统筹协调施工物资从瑞丽装货送达缅甸工程现场,是刘建通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到了项目建设高峰期,物资能否顺利送达直接决定了工程是否“有米下锅”。

天气、道路、跨境通关......刘建通每天都要为物资运输提心吊胆。有一次,眼瞅着满载工程所需钢材的车队滞留关口,他形容那一刻的心情就好像饿着肚子,看见食物却又吃不上,心急如焚的他立刻开启“电话轰炸”模式,协调各方,想尽一切办法让车辆尽快通关。

2009年4月29日,瑞丽江一级水电站作为当时我国水电对外投资最大的BOT项目顺利建成投产,这是华能“走出去”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外界赞其为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电力合作树立了成功典范。就这样,刘建通参与筹建的第一个海外项目顺利“开张”!

从当地百姓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更加坚定了我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信心。

2017年10月22日,840户共计3690人的移民搬迁工作终于顺利完成。首相洪森说:“我也想来移民新村住上一晚,体验一下当地移民的幸福新生活。”

和柬埔寨移民百姓在一起,第二排右一为刘建通

如今,电站移民新村已成为柬埔寨移民扶贫项目的示范工程,瓜果飘香的田间地头,普霍和村民们还会时不时地念起“刘建通”这个名字。

有公司的支持,有这么多人与我们并肩作战,我们必须要在前方守好防线。

在那段疫情反复的阶段,电站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刘建通坦言道:“不知道疫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说实话心里也害怕过,但工作必须有人做,党员就是要在这种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能退缩。

截至目前,桑河二级水电站所有人员继续保持“零感染”,实现了战“疫”保生产的双目标。刘建通感慨道:“经历了这些,更能体会什么是命运与共。”

为电站采购物资消毒

走过千山万水,志合者,终不以山海为远。今年是刘建通在柬埔寨工作的第八年。回访移民村时,当地的孩子们围拢上来,高兴地让他背着或抱着,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村子里,也回荡在他的心里。

让深厚的情谊随“一带一路”散播开去,让绿色清洁能源造福东南亚人民,刘建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不变的初心:要做一名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让华能“负责任、可信赖”的名片远播四海;要成为忠实的“拓荒牛”,只要组织需要,愿再度前往新的国度,为华能海外事业发展铺路搭桥。他相信,只要心相通,世界万里可为邻。


文:薛凯文 彭艳娇

责编:赵丽超

点击“阅读原文”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华能建党百年·华能地标丨奋勇拼搏开新局 砥砺奋进谱新篇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