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交二公局』高速公路投资项目如何提质增效

2022-09-14 21:29:46浏览:116 来源:中交二公局   
核心摘要:高速公路投资项目如何提质增效


核心提示

投资业务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从注重规模数量向注重品质价值转变,理清高速公路投资面临的现状,聚焦优质、重点项目,才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按照集团“高质量发展落实年”的要求,二公局继续践行价值投资理念,投资业务需明确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主动服务公司发展战略,回归投资盈利的本质。高速公路投资项目属于二公局主业范畴,项目要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企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向“亮、大、优”和“短、平、快”项目倾斜,形成“能投会卖”“善投厚报”的良性循环,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高速公路项目投资现状

近年来,二公局累计参与投资项目近百个,其中公路项目权益投资额、建安合同额占比较大,公路项目中绝大部分是高速公路项目,高速公路项目投资是全局投资开发合同额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投资项目依然发挥着全局市场开发新签合同额的压舱石作用。

目前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主要模式包括“BOT+EPC+建设期补贴”、“PPP+EPC+收益率保底+收费收入保底”、“PPP+EPC+政府特殊股份+收费收入保底”、“PPP+EPC+合理收益率区间”、“PPP+EPC+可行性缺口补贴”、“BOT/PPP+EPC+股权转让”、“PPP+BOT+资源补贴”、“委托建设运营模式”、“认购基金+施工总承包”、“小额参股”等。现有模式依赖项目收费收入、政府补贴、平台公司回购履约能力,项目收益及风险防控受其影响较大。


高速公路投融资面临的问题


01

单公里造价不断提高

高速公路投资面临建筑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征地拆迁赔偿标准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逐渐转入深山、高寒、高海拔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等现状。多种原因造成高速公路单公里造价不断提高。

02

通道型路网基本完成,加密线、联络线交通量不足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主干网、大通道已基本建成,该类项目利用了区域内最好的走廊,通行最为便利,交通流量充足,经济效益较好。未来新建高速公路重心向“补短板”倾斜,向偏远落后地区偏移,社会效益突出,但交通量普遍不足。

03

收费单价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各地收费单价整体是呈下降趋势。因受听证会、政府审批、价格竞争等因素影响,“一路一价”政策很难实现。较低的车流量及收费单价很难实现项目的财务自平衡。

04

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流慢

高速公路项目总投资额度较大,项目投资周期长,资金回收慢,项目通车运营后需要一定时间吸引培育交通量,运营初期现金流情况较差,给社会资本带来较多有息负债,影响企业负债率和正常经营资金周转,不利于投资项目的滚动开发。

05

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加剧,投资能力下降

平台公司承担大量政府代建项目,形成较多隐性债务,过度挂钩和透支未来财政支付预期,最低收益保底模式形成较大的隐形补贴。但保底车流量不等于保底收益,不涉及隐性债务的行业共识将被打破。2021年贵州省隐性债务督查中,审计署认定政府实际承担补贴金额高于原财承报告评估部分均属于政府隐性债务,要求进行整改,此项变化对后续缺口补贴类项目带来不利影响。地方政府长期债务堆积,各级财政收入增长放缓,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政府投资能力不足。

06

平台公司主导投资,市场竞价谈判能力有限

近年来,湖北、河南、广西、广东等地由省级平台主导的高速公路投资项目,大多采用“股权退出/基金认购+施工总承包”模式实施。招标人往往将此类项目划分为多个标段进行招标,项目存在以下问题和风险,一是小股东在项目公司的话语权有限;二是施工承包合同价格谈判空间小,内外部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三是平台公司积累大量股权回购与基金退出的资金压力,未来进入集中回购期后存在资金及时足额回流风险;四是此类项目基本属于花钱买活,获取项目主要依赖外部资源,需要承担一定的利益损失。


投资拓展建议


1

聚焦重点,优选项目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交通要发展,市场有需求。后续投资业务市场开发需要全局联动,提前谋划,加强高端对接,充分挖掘优质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行业主管部门对接,把握先机开展高端营销,优选投资项目。首选一二类地区“亮、大、优”“短、平、快”等特点突出、风险可控的优质项目。

2

创新商业模式,加强融合发展

传统的投融资模式很难支撑大规模的高速公路建设,较大资金缺口必须通过市场化融资的方式加以解决,必须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根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新形势下,高速公路建设与现代物流系统/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在后续的项目投资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前谋划、加强创新、提升能力、持续发展,一是深度挖掘高速公路可配套的矿产、地块、新能源等优质资源,向市场提供高度契合政府诉求与意向的中交特色方案;二是加强金融创新研究,扩大朋友圈,充分与险资、基金、信托、银行等金融机构沟通对接,形成高端战略联盟,为项目出表及融资搭建通道;三是灵活运用、优化、升级投资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融合发展,做大经营性资产规模,降低自有资金出资和低效资产规模,规避或降低带息负债,提升项目投资质量与企业投资能力。

3

做实做细标前策划,全面防控项目风险

标前策划应系统全面,充分发挥企业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产业导入等全产业链资源优势。提高标前策划水平,精准策划“项目怎么投”“资源怎么配”方案,全面分析“成本怎么算”“后期怎么管”问题,明确管控目标,管控体系,管控措施。做到成本分析客观真实,出资与自身财务能力匹配适用,融资利率与放款节奏合理可控,出表方案科学可行,管理与运营方案全面有效。将标前策划方案、项目投资决策依据、后期经营指标下达充分结合、环环相扣。

4

加强资产盘活处置,提高持续投资能力

企业当前存在带息负债规模大、项目投资扩张难的客观问题,同时集团缩紧投资预算,企业又面临市场开发的压力。资产盘活能力、项目再融资能力、企业持续投资能力需尽快提升。按照集团对工程局是做强投资的参与者的定位,鼓励工程局以参股方式与专业平台公司合作,带动做强主业、做大工程;鼓励做大短周期类的股权退出和基金认购项目规模,确保股权退出和基金退出按期足额回款;积极探索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保理等方式盘活资产,提升企业持续投资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供稿丨投资事业部  马启昂

编辑丨赵亭亭  审核丨曹小荣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
下一篇:

三峡170MW风电项目机组及塔筒采购招标

上一篇:

『中交二公局』总统出席竣工通车典礼,庆祝活动持续一整天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