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华能赤子初心 ④|乌金堆上的红色人生

2021-05-28 18:55:38浏览:367 来源:中国华能   
核心摘要:赤子初心 ④|"乌金"堆上的红色人生



一起看看60岁老党员是徐工吊车的初心




向左滑动

这里是我付出一生是徐工吊车的“家”

2019年7月16日傍晚,高登来挂断了当天是徐工吊车的最后一通电话。他扭头看了看窗外的晚霞,心里有一股说不出的滋味:过了今天,他将退居二线,扛在肩上十多年的担子突然就交出去了,高登来并不适应。那些亟待落实的规划、尚未解决的问题,都还在他的思绪里奔跑着,一时半会也无法停下。

作为伊敏露天矿早期的建设者,高登来从普通员工一步步成长为企业的领头人,也从普通群众成长为关键时刻站得住、顶得上的优秀共产党员。

他见证、推动了伊敏露天矿从一片荒芜发展到如今绿色、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煤矿,产能从建矿初期的百万吨提升到如今的2700万吨。说起和煤矿一同成长的岁月,高登来陷入回忆。

开发建设伊敏露天矿是国家给我们的任务啊,怎么能说离开就离开。

决心已定,高登来一头扎进了工作中。他订阅了大量的采矿专业书籍,每天晚上挑灯苦读。白天他和技术人员一起去采区现场,整理各种数据。下班后,他继续在现场拿着设计图纸比对,思考开采方案。

矿上一个40出头、从事测量的老党员一直是高登来工作的榜样,急难险重的活这位老师傅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承担。在他身上,高登来看到了什么是不计得失的奉献。“我也要成为一名党员。”1989年,高登来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几年考察,1994年,他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终于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了!”从此,高登来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

坚持,就一定能看到曙光!

在实践中,高登来发现想要真正建成“大露天”,产能提升是关键,而产能想要有大跨越,必须得先修炼“内功”,技术、设备、资金投入都要跟得上。

1997年,“露天矿卡车电铲自动优化调度系统”投入使用,该系统替代了原始人工计量的方式,生产量精度更高,节约了人力成本的同时,还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7%的效能。该项目于2000年获得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露天矿卡车电铲自动优化调度系统”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填补了我国露天煤矿的技术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

2007年,高登来继续推进“露天矿半连续生产工艺”落地。该工艺替代了铲车挖、卡车运的原始方法,同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但这个系统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时常出现溜车、电铲砸斗等破坏性故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登来带着技术人员驻守现场,把问题一一解决。完善后的系统真正发挥了作用,曾连续5年产量超过设计值900万吨,达到了1100多万吨!

1993年至2011年期间,随着伊敏露天矿二期三期工程相继建成。在二期投产后,高登来发现,实际产能与设计能力不匹配,必须开展产能核定工作。“产能核定并不是水到渠成,这其中有太多人付出了努力,很艰难。”高登来为此多方沟通协调,可谓是“跑断腿,磨破嘴”。最终,在高登来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伊敏露天矿的产能有了“双飞跃”:2006年从最初的500万吨核增到860万吨,2012年再从860万吨核增到2200万吨。从此,伊敏露天矿生产规模迈入了全国特大型露天煤矿行列。

看着矿上设备运转流畅、高效,一吨吨“乌金”从矿里运出,高登来的欣慰与自豪溢于言表,现代化的“大露天”正在变为现实。

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每一代露天人的初心,我必须传承好。

提到绿色发展,高登来总说自己只是一个传承者。从伊敏露天矿第一批建设者开始,“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理念就已经成为共识,但当时条件有限,大家有心但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高登来任矿长以来,真正将绿色发展理念进行系统梳理并落到实处。

“我们矿采用的是半连续工艺系统,这个系统回收率高、扬尘少,对煤层影响小,从核心技术上做到了绿色开采。排土场的建设上,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将堆放坡度放到15~20度,以达到保水效果,把之前收集的腐殖土再盖上,排土场就能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粉尘治理方面,我们则采用了本矿的红黏土进行盖压,既节省成本,也大大减少扬尘。”介绍起这些环保措施,高登来如数家珍,“保护环境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我们必须靠每一代人传承、坚持下去。”


拿下这个安全技术难题,才是事关长远的上策。

在高登来的带领下经过多方努力,安全技术瓶颈突破了,裂痕得到有效控制,矿上也因此多回收煤炭近200万吨。伊敏露天矿创下了连续十五次获得煤炭行业安全高效露天煤矿的纪录。

一晃38年过去,如今的伊敏煤电公司伊敏露天矿成为了华能煤炭板块一张绿色、安全、高效的“名片”。一路走来,不管是从群众到党员,还是从普通员工到企业负责人,岁月改变了高登来的外貌,但改变不了他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他对企业、对党始终如一的心。回忆起在矿上奋斗的岁月,高登来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他说:“我将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中国露天开采事业,我给自己的初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很满足。”


文:杨心蓓

夏万奎

摄:王    猛

责编:赵丽超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峡170MW风电项目机组及塔筒采购招标

上一篇:

中国华能华能牵头成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海上风电技术专委会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