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华润电力北方大区做事靠谱分三层,你在哪一层?多数人第一层都没做到

2021-05-24 17:17:36浏览:189 来源:华润电力北方大区   
核心摘要:只有做事极致的人,才会有开挂的人生。

099


作者 l 粥左罗

来源 l 粥左罗是大吊车的好奇心(ID:fangdushe007)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zzlloveutoo)



你好,我是粥左罗。


请花30秒,跟我过一下这几个问题:


你哪几个同事做事特别靠谱?

你哪几个同学做事特别靠谱?

你哪几个朋友做事特别靠谱?


掐指一算,是不是没那么多?


反正我是。


先别着急对别人沮丧,马上再反问一句自己:


我是一个做事特别靠谱是大吊车的人么?


这个自己回答就行。


做事靠谱,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做到是大吊车的品质,但它又是那么重要,我们对它的讨论再多都不为过。如果让身边人评价自己一下,有“做事靠谱”这个词应该是每个人的追求。




01


重新定义靠谱
做事靠谱分3层
多数人第一层都没做到



问题是:怎么定义做事靠谱?


我读过很多相关文章,最受欢迎的定义是: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个词总结就是:闭环思维。


你把事情交给一个人后,完全不用操心后续,因为你知道他肯定能落实,就算没办好,也能及时给你一个回馈,这就叫靠谱。


但光有这个是不够的。


很多做到了这一点的人,也并没有混得很好,因为这个只是前提,要求你有始有终地及时反馈到位。


我把这种靠谱更多理解为是一种“态度靠谱”。如果你想成事,只做到态度上靠谱,对自己要求太宽容了,我们更要追求“结果靠谱”。


结果靠谱,分3层:


第一层:做完;

第二层:做好;

第三层:做到极致。


请问你目前属于哪一层?


闭环思维的靠谱,是结果靠谱的最低层次。完成,是做事的最低标准,是最起码的要求。


如果你想成为那1% 的人,你必须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首先你要从做完,进化到做好,最终你要成为一个做事极致的人。


不过扎心的是:


很多人第一层都没做到。


如果说第二层、第三层做不到更多是能力问题,那么第一层做不到更多是态度问题。


很多人不觉得“按时完成”有那么重要,觉得“害,今天完不成,就明天后天呗”,其实最终你失去的是个人信誉。


在职场中,很多人养成“不按时完成”的习惯,是因为大多数公司,都无法做到对“是否按时完成”事无巨细的奖惩制度,导致很多人在很多事上没按时完成后发现,自己也没有得到啥惩罚,于是就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最后觉得“这也没啥”,然后就习惯了。


习惯很可怕,最可怕的习惯,是“习惯了完不成”。


这是一个人前进过程中最可怕的习惯,任何事,完不成也没事,无所谓,这样的话,这个人长期看有啥未来呢?在老板和同事眼里,你已经“个人信誉破产”了。


反过来,你每次答应了的事,都想尽一切办法完成,最终你养成了不管啥事都按时完成的习惯,你在大家眼里就是一个“靠谱的人”,在这个个人品牌时代,这个标签就是你往上走的最佳通行证。




02


做完和做好
为何一字之差就拉开了人生差距?
因为背后是思维的巨大差别



做完,你能胜过70%的人,但想成大事,这还不够。


长期坚持把事做完,和长期坚持把事做好,注定拥有不同的人生。


做完和做好,看似一字之差,背后是思维的巨大差别。


 01  做完是任务思维,做好是目标思维 


为什么我用的是“目标思维”,而不是“结果思维”?


因为从流程上来讲,做完就是结果了,可以交差了。但是,交差的那个东西好不好呢?这个就看你对目标的理解了。


比如,老板说:下周一给我一份这个月的运营数据。


如果你是任务思维,你会按照流程,把各项数据统计一下,做成excel或者ppt,然后按时交给老板。你算完成了任务,老板当然不会批评你,但也不会觉得你多么出色。


为什么?


你虽然拼命干活又按时完成了,但做之前你没搞明白:老板跟我要这个运营数据,目标是什么?


目标没搞清楚就开干,你过程再靠谱,再按时完成,也不一定能很好的帮助老板完成目标。这就是优秀的普通员工经常干的事儿。


任务思维驱动的员工,信奉流程正确,按时交差。


给我设计个海报?

各种元素在模版上一堆,done.


给我写个周报?

流水账式的罗列上周工作,done.


公司活动发个朋友圈?

copy 几张图随便一发,done.


普通员工做每一项工作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优秀员工都会先思考这项工作的本质是什么,为了达成一个什么目标去做?然后再目标导向的去完成这项工作。这两种思维下产生的工作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你可能会想,老板为什么不清晰、全面、详细的说他要什么?


你要记住,老板永远无法事无巨细的安排工作,他要管的人和事很多。所以你会发现,老板布置工作,很少会跟你说十几分钟二十分钟,因为这样的话,他没法工作了。


作为员工,我们就是帮老板节省时间的,如果你做一件事,希望老板清清楚楚的给你讲,你还要不停的问,那就违背宗旨了。


这就是为什么“做好”并不容易,你只有对公司的产品业务有充分理解,老板给你安排事情时,你才能很好的get到目标是什么。


 02  做完是打工思维,做好是成长思维 


为什么很多人只追求做完,而不是做好呢?


任务思维可能是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可能是根深蒂固的打工思维。


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是在为自己工作,为了成长工作,不是为老板工作。


很多人都会说:废话,我当然知道我所有工作都是为自己的成长。


不要看大家怎么说,要看大家怎么做。现实中,80%的人的行为模式都是打工思维,否则为什么每个公司都有那么多“混”的?


思维决定行为,两种思维下的行为有什么不一样呢?


认为自己是给老板工作的人,会把做完份内工作当成唯一目标,因为只要做完就可以交差领薪水了。


很多时候,打工思维跟“做好”是矛盾的。做好?做好能拿到更多钱么?拿5000的工资,就该干5000的活,干多了不就亏了么。


这也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你按当下的计算,确实如此。


不对,是因为我们是在持续走向未来,不能只看眼前。


所有升职加薪都是有“滞后效应”的,你拿5000的工资,干好5000的活,老板会觉得,为什么要给你加薪呢?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么。


你拿5000的工资,干着10000的活,老板会觉得,这是个人才啊,不能屈才啊,得放到更高的位置上。


换一种思路,你更应该秉承“成长思维”。


你问自己:我会永远待在这家公司么?


大概率是:不会。


所以你可以这样理解,我当下做事,目标终究是为了三年后进入更牛逼的公司、胜任更牛逼的工作、拿更高的薪水,或者将来自己创业赚更多钱。


这样的话,你只是因为当下的老板没有给你更多钱,你就不去做得更好,你是在拿自己的未来跟老板赌气。


 03  做完是对别人靠谱,做好是对自己靠谱 


我今天是内容创业者,但我是从小编做起的,做小编时,工作的每个环节,我都用最笨的方法做。


写文章时翻几十篇文章查资料,标题改几十次甚至上百次,开头结尾反反复复改,找一个封面图可能要花一个小时,永远不能接受自己做完就可以了,我应该是全行业最敬业小编前1%。最后发工资我可能不比别人多,但我的收获一定比谁都大。


很多人是做好工作让老板满意,顺便让自己成长,我刚好反过来,我是尽最大可能做好工作让自己满意,反而让老板满意是顺便的事。


养成一个习惯,每次做完一件事,你要问自己一句:


这件事我做完了,我自己满意么?


如果你每次都能这样问自己一句,你就能把事情从做完进化到做好。


为什么?


因为大多数时候你做的事,都经不起这句逼问。一问你才发现,原来你只是做到了对别人靠谱,如果这事要做得对自己靠谱,你还有很多优化的空间,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03


只有做事极致的人
才会有开挂的人生



做事靠谱分 3 个层次,做到极致是最高一层。只有长期把事做到极致的人,才配拥有开挂的人生。


为什么做好还不够?


因为这个社会,竞争太TMD 激烈了。


每一次技术革命,都让贫富差距差距更大。


1980年,美国最富的1%的人,掌握整个社会20%的财富,201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40%。更可怕的是,50%的中下层及底层美国人,掌握的全部财富不到1%,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一度为负数。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就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优秀的定义将越来越苛刻。


从前,你成为20%的人就算优秀,后来你要成为前10%,如今可能在每个领域只有成为前5%甚至1%才有机会。


做好可以崭露头角,做到极致才是凤毛麟角。


什么是做事极致?规定时间和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就是极致。


听上去很美,但没有现实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重新定义一下什么叫做到极致:


 01  极致就是不可再优化 


绝对的完美,永远不存在,只有相对的完美。


不可再优化也是相对的,是在规定时间、能力范围、资源结构内,你做到了不可再优化。


每次当你做完一件事,准备收工时,请多问自己一句:我真的没办法做得更好一点了么?哪怕一点点?


若你的回答是“还能更好一点”,说明这件事你还有优化空间,那你为什么要停下来?继续做啊,不要停留在做完和做好。


此时此刻,不妨回想一下今天的工作,是否经都得起这一句反问?


我当年做小编时,公众号一天推三次,第三次通常是晚上十点,如果我当天下午 6 点就把稿子准备完了,我绝对不会停下来,剩下的 4 个小时,我会不停得问自己:


标题的打开率确定有保证么?文章中的核心观点是不是可以更金句一些?

这个封面图传递的情绪是不是不够?

开头是不是太平了,是不是进入主题太慢了,用户看了愿意往下读么?

用户读到哪个地方可能会卡住,能否再改得顺畅一点?

用户看完会不会喜欢,标题有没有分享阻碍?


我会一遍一遍的给自己手机上发预览,一遍一遍的检查,看看是否还能优化得再好一点,哪怕是一点点,哪怕只是有个句子我删掉了一个“的”字。


这就不仅仅是做完和做好的靠谱,这是极致的靠谱。


反过来,不极致的后果是什么?


就是你的同事、领导、老板看一遍你的成果,很容易就能说出:这个地方还可以更好一点,那个地方还可以稍微再调一下,等等。


为什么?因为那些可以继续优化的细节你没有去优化,做完你就收工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你是具体工作上的一线执行者,你应该比老板更专业,检验的标准就是,你做的活儿,老板看了好几眼,也没看到可以再优化的地方。


 02  极致,就是不可替代性 


极致,最好,不好衡量;不可替代性,很好比较。


因此,一个人追求极致,就是在追求 TA 的不可替代性。


不可替代性,就是靠谱的最高级。


这事儿交给你,我绝对放心,这还不够。


这事儿如果只能交给一个人,只能是你,这才行。


职场早期,把一样看家本领推向极致,是你往上爬的捷径。因为在老板眼里,你在这方面,就是不可替代的靠谱。


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最初是做新媒体小编,按很多招聘网站上对这个岗位的要求,我根本没任何优势:


我不会 P 图,不会剪视频、音频,不会做社群运营,不会做活动策划。直到现在我也不太会,因为职场早期我信奉长板理论,不要什么都去学,选中一个核心能力,把它推向极致。


我就天天研究这么写爆款,不断把这项能力再往前推一点,再推进一点,再推进一点,最终我成了超过 30 人的内容团队里最会写爆款的人,也就是在这个点上,你安排我什么任务,我都有不可替代的靠谱。


之后,重要的人物传播稿件交给我写,最有爆款潜质的热点优先交给我写,头条广告软文交给我写,公司行业峰会的重点宣传稿件交给我写,就这样,哪怕别的我还都不会,在老板眼里我也已经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员工。


这也是我短时间内实现职场逆袭的最重要原因。


做完,做好,都不如做到极致,做到极致就是做到不可替代的靠谱。


 03  极致,就是要制造惊喜 


跟谁学的创始人,陈向东,曾经是新东方执行总裁,他能做到总裁位置上,就源于他的极致靠谱。


接受《晚点》采访时,陈向东讲了一个当年他在新东方的传奇故事。


2002年,他一个人去武汉开新东方分校,从零做起,一年就创造了4000多万营收,1500多万利润,被称为“武汉速度”。


总部的人来武汉校区参观,其中有人说他们也要第一年做到武汉的规模。


陈向东笑笑说:不可能的,因为我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你们谁都做不到。


他做事极致到什么程度?


比如招人发传单,他发现发的数量比预想中少,就去学校看怎么回事,他发现大家是发完一张再从一叠传单中拿起一张再发。陈向东是把整个手臂架起来,一叠传单从手臂到手全部摊开,这样发的速度快很多。


比如贴海报,他带着6个人贴,竞争对手20个人贴,但还是陈向东赢,因为对手的人不检查,陈向东不停的检查,看到海报被撕就立马再覆盖上。


比如招人,他在外面看到不错的人,就问对方来不来,对方说离职会扣5000,陈向东就让司机马上拿5000过来给他。


这就是做事极致。


为什么要这样?


老板给你一项任务,做完是底线,做好是预期,因此,你只追求做完、做好,老板永远没法在你身上看到惊喜。


什么是惊喜?

惊喜就是超预期。


永远符合预期,永远不会有惊喜。


什么是普通人?重新定义一下:


所谓普通人,就是没有惊喜的人。


什么是优秀的人?重新定义一下:


所谓优秀的人,就是能不断制造惊喜的人。


如何制造惊喜?

做到极致,超越预期。


能持续制造惊喜,是极致的靠谱,是让人无法拒绝的靠谱。


一旦你被别人定义成这样的人,你就成为人们眼中那个值得期待的人,一个值得人们期待的人,怎么混得差?


做事靠谱分三层,做完是底线,做好是符合预期,做到极致是超预期,是惊喜,是成为不可替代之人的必经之路。


只有做事极致的人,才会有开挂的人生。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华润电力北方大区五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新增光伏65GW以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