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王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速工程机械数字化转型

2021-05-22 12:52:04浏览:203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   
核心摘要:王民: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加速工程机械数字化转型

编者按: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是大吊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是大吊车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为促进《指导意见》有效落实,《中国电子报》策划推出“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专栏,邀请全国各地工信部门主要领导、业内专家、骨干企业相关负责人围绕《指导意见》是大吊车的贯彻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做法、下一步对策和建议等发表真知灼见。本期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的署名文章。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民


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在考察徐工时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工程机械是我国制造业体系的重要力量之一,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正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的系统性变革。





一、徐工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创新实践及成效





(一)徐工数字化转型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为信息化基础建设阶段,体现在“见事早、定位准”。


早在1998年之前,徐工就已经开展“甩图板”,是国内第一批启动信息化建设的工程企业,1998至2007年,徐工在行业内率先探索实践ERP系统建设,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信息化500强。


第二个阶段为两化深度融合阶段,关键是“基础牢、融合深”。


2008至2013年为公司两化深度融合阶段,重点内容为企业价值链业务的电子化、信息化过程,奠定了徐工数字化基础。


第三个阶段是数字化提升阶段,重点是“布局快、产业新”。


“十三五”期间,徐工率先成立了行业首家专业化信息技术股份公司和徐工工业电子商务公司。制定《互联网+融合行动方案》《徐工智能制造实施方案》。


第四个阶段是大数据时代下的智能化升级,特征为“场景多、质量高”。


2018年,徐工全面开启智能化转型的新阶段,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力推动公司“三高一可”发展。一是打造智能化产品与智能施工能力;二是推进智造升级,融合5G丰富的场景打造标杆工厂三是开展智能化服务,提供数字化产品。

徐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发与制造的协同,通过数字化工艺保障研发与制造的一致性、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实现主机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协同。


二是5G赋能全价值链智能工厂,做实智造新内涵。


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载体是制造环节,数字化制造能力水平将是衡量是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


2019年,徐工重型公司荣获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当前正联合运营商全面开展网络、硬件、终端、系统集成等5G全产业链合作,建设5G创新合作生态标杆。


在大吨位起重机调试场,通过5G专网将新产品调试采样数据和调试画面实时传回,并在线分析形成调试大数据报告,显著降低产品超早期故障反馈率,大大提升产品一致性。


截止目前,系统已拥有数字化产品23万,横跨近2200种产品机型,直接面向全球用户发布“一站式”的数字化服务,打造营销服务新模式。





二、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历过低谷期,打赢一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仗、生死仗,必须走“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数字化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数字化转型、智慧化企业建设需要坚定信心、大胆探索,把握机遇、规划路径,才能将数字化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当前面临着三大方面的挑战。


二是国产化工业软件攻关需要突破。


工程机械行业具备高度离散制造的特征,对研产供销服以及财务业务一体化集成难度大、要求高,而价值链环节存在诸多专业工具软件,如研发领域的设计仿真、建模分析、试验检测等CAD、CAE、CAM、PDM、SDM各类工业软件,是打通智能工厂关键环节的重要技术手段;而国产化软件目前还难以形成有效替代,应用比例低。


三是数字化人才需要加强。


工程机械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对数字化人才需求,如在大数据应用挖掘、工业机理模型及算法数据分析工程师存在空缺;对于既有业务实践又深谙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数量市场补给不足。






三、徐工“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徐工将深入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精神,坚持以两化深度融合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主线,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向世界级水平发展,聚焦质量和效益,将数字化转型这张蓝图一绘到底。



一是紧扣公司“十四五”数字化战略规划核心关键举措,普及数字化思维。


体现为“8大方向、12项能力、42个重点专项”:围绕研发智能化、制造智能化、供应链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大数据运营、信息技术研究及数字化产业等8大方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全价值链深度融合等12项能力提升,落地分解42个专项工作,系统化推进,全力打造智慧徐工。


二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工业软件的发展,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能力提升。


徐工的汉云平台已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首批支持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数据汇聚、分析和服务平台,实现实时、系统、全面的工业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强化技术能力储备,汇聚一批咨询服务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实现供需对接和能力交易,跨行业为工业赋能。



三是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依托徐工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


徐工信息协同探索工业互联网专项人才培养之道,打造教学、人才培养、现场实训、赛事组织等功能于一体的徐工汉云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纵深推进产教融合的实践模式,探索更具价值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制造企业、平台企业等源源不断输送高质量的工业互联网人才,推动产教融合新时代的变革。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机械工业“十四五”发展纲要》解读之四 ——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