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午,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到黄木岗拆桥现场慰问一线建设者。
当看到四个路口沥青铺设整洁、交通标线、信号有序、绿化景观美观,已做好了恢复通车是吊车价格表的一切准备工作时,刘庆生忍不住拿起手机进行拍照留念,对项目建设者能在短短18天时间内完成超大体量立交拆除和平交路口交通恢复工作给予了极高评价,称赞建设者再次创造了“深圳速度”、“工程奇迹”。
(刘庆生在工地现场拍照留念)
技术保障 拆除工作提前1天完成
黄木岗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第一阶段建设工程任务包括黄木岗立交拆除和路面交通恢复两个部分。
其中拆除工程于2019年1月29日凌晨0时启动,2月6日晚上9点45分完成最后一片梁体吊运工作,较原计划提前1天完成。拆除任务为桥梁5座,总长1544米,混凝土结构总重量达4万吨。如此大规模、高强度是吊车价格表的拆除任务,其组织施工难度在国内尚属首例,对施工方案提出极高要求。
(最后一块梁体吊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拆除立交工作以技术方案作为先导,在拆桥前期筹备阶段,工程团队从周边环境考虑,放弃了振动、噪声、扬尘较大是吊车价格表的直接爆破方案。经过多方探讨和研究,黄木岗立交拆除最终决定采用多种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即将箱梁按照方案切割成小块,采用模块台车支顶切割后直接驮运、模块台车支顶切割后吊运、满堂支架支顶切割吊运三种拆运方式。
(BIM仿真模拟演练)
项目工程技术团队积极运用BIM技术进行防真模拟演练,明确大型设备的摆放位置、梁体存放位置和施工车辆走线等,对现场每台设备作业进行定位、防碰撞规避。在方案落地之前,4次组织专家进行方案桌面推演,确保科学、可操作性。
(现场不定期进行洒水降尘)
在现场施工中,绳锯切割机、模块车等无扬尘、低噪音的先进设备得到积极应用,特别是SPMT模块车是一种无人驾驶、自由组合、可以360度旋转、载重力强的先进装备,代表着国内工程装备的领先水平;工地现场还安装喷淋系统和雾炮机进行降尘,大大降低了施工干扰。
昼夜奋战 路面交通提前2天恢复通行
黄木岗立交桥拆除后,将立交改造为平交,路面恢复施工从2月7日开始。由于黄木岗立交周边道路高差较大,为满足平交路口安全需求,需采用回填方式调整坡度。
(平交路口恢复施工)
在短短的9天时间内,中铁隧道局500余名建设者分两班倒、昼夜奋战,此次共回填面积约12962平方,回填碎石10900立方,最大回填高度达3.0米,摊铺路面20395平方米。并施工完成各类信号、照明、排水管线、护栏、标线、绿化等十几项子工程布设任务,提前实现了通车,为深圳春节返程高峰提供了交通保障。
(通车前的路况)
据了解,此前封闭的泥岗西路、华富路、笋岗西路、华强北路往黄木岗立交段道路正式解除封闭,恢复车辆通行。原黄木岗立交所在地面已恢复成平交灯控十字路口,笋岗西路、华富路、泥岗西路维持双向六车道运转。途经此地的17条公交线路恢复原线运营,2条免费临时接驳公交线路停止服务。
多方给力 全面保障现场施工
正式开工前,深圳市轨道办、深圳地铁、中铁南方联合交警、交委制定了周密的交通疏解方案,并通过主流媒体及地铁、公交公司平台广泛深入宣传,引导市民合理规划出行路线。施工期间,新增2条公交微循环线路免费供市民乘坐,24时小时开放地铁黄木岗站内人行通道用于行人过街,拓宽泥岗西路保证前往市二医院车辆顺畅通行,并在工程周边社区设置咨询点,接受市民投诉和监督意见。各单位成立了现场指挥部,派驻人员24小时轮值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难题,为工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指战员”现场见证最后梁体拆运)
跨越春节施工,资源组织保障面临极大考验。在深圳地铁、中铁南方等单位协助下,中铁隧道局多方联系调集资源,拆桥阶段共投入900吨、750吨、600吨等不同型号起重机29台,SPMT模块车240轴,金刚石绳锯切割机71台,大型平板车70辆,组织1500余人参与拆除施工。恢复路面施工阶段,各单位继续全方位做好了碎石、混凝土、沥青等大需求材料的供应工作。
(现场大型机械作业)
施工期间,深圳市各级政府及单位情牵施工一线,多次组织慰问和送温暖活动到工地。节日期间,增加了不同口味的菜品,每天4次送餐到施工现场,提供了优良的后勤保障。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6日晚得知完成黄木岗立交拆除完成后,立即作出如下批示:“很好!转达我对奋战在一线的同志们,特别是现场施工人员,表示慰问和感谢!”市长的勉励使项目建设者们备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