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
中铁大桥局作为“建桥国家队”
建桥铺路的同时
积极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
让施工现场山更绿水更清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中铁大桥局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项目部
这个高度工业化的建桥现场
了解江豚、中华鲟与大桥共同成长的故事
主动保护
- 搜救“神奇动物” -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的建设者
也为保护它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项目组织培训了解长江珍稀生物
配备智能识别系统和救护设备
演练发现受伤江豚应对措施
定期对江域进行巡逻
通过一系列的主动保护措施
消失已久的江豚
又出现在了大桥施工现场
“微笑精灵”不时跃出水面
嬉戏追逐
它们见证了大桥的“成长”
绿色施工
- 优化“环水保” -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
穿越
安徽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皖洲自来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规划老洲江北水厂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
环保要求高
在设计方面
为了避免长江江豚栖息地被破坏
大桥桥位设在了江豚不活跃的水域
首创的千米级斜拉—悬索设计一跨过江
使大桥建设远离喜走深槽沙坝的中华鲟
在施工方面
现场钻孔桩的钻孔平台根据施工场地条件
制订不同硬化措施
3号墩采用栈桥平台搭设
4号墩采用混凝土硬化平台
同时根据钻孔过程中的情况
采取不同形式的孔口防护
为了循环利用泥浆
钻孔施工中采用泥浆船
作为循环结构
冲孔过程中泥浆不“落地”
砂石料仓位全封闭仓
配置了自动喷淋装置
定时对仓内空间喷雾降尘
洒水车和人工定点定时
在项目便道冲洗路面
减少项目扬尘
项目对施工便道、钻孔平台
进行硬化处理
用绿网覆盖
开挖的土石方、裸露的土壤
用有遮盖棚的渣土车清运钻渣和土石
绿色驻地
- 争做低碳大桥人 -
项目驻地也践行绿色环保低碳
雨污通过专门设置的排水沟
帮助流入市政管网
食堂厨房配置了油水分离器
集中收集的餐厨污水经过分离后再排放
驻地植被覆盖率高
一眼望去
绿色尽收眼底
原生植被和移栽绿植交相呼应
形成一幅绿色和谐景象
绿色大道
- 名为“幸福”的绿荫小道 -
项目驻地的施工便道
名为“幸福大道”
这条生机盎然的林荫小道
从项目建设伊始就在此处
为了让这里的生态系统维持原状
项目部对工程车辆驾驶员
进行了专门的安全培训
要求他们文明行车
严格控制车速、非必要不鸣笛
严禁车辆乱停乱放
还有安环部人员加强巡逻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
项目链接
G3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是作为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路线全长11.88公里,具有“高速公路、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三种过江功能。大桥是铜陵完善综合交通设施建设、实现跨江发展的重要工程,按照“四线铁路+六车道高速公路”的标准建设。
8月7日,由中铁大桥局承建的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南岸主塔首节9米段塔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再次刷新纪录,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监制 | 舒智明
审核 | 祁曙光
编辑 | 王小梅 熊旭辉 周 芮
文案 | 周 芮
视频脚本 | 罗梦露
拍摄 | 罗梦露 高 鑫
剪辑 | 罗梦露
图片 | 黄琪峰 高 鑫 戴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