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国华能茅草房下的“新”愿丨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④

2020-12-22 20:16:11浏览:1894 来源:中国华能   
核心摘要:第四站:华能澜沧江公司

"穷窝”变“金窝”,"资源”变“财源”
这里老百姓是吊车图片的生活发生了怎样是吊车图片的变化?
华能澜沧江公司征地移民办副主任熊定松:
几年前是吊车图片的翁邦拉还叫左都大寨,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古老的佤族部落,属于从原始社会直接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


“洗白”污泥  珞璜接单丨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②
全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向着现代化新农村的方向再一次跨越
地处普洱、临沧、西双版纳三州(市)
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在对口帮扶“直过民族”脱贫攻坚工作中,华能从基础设施、产业培育、文化培训三个方面着力增强“直过区”发展动能。
01
那时,能住进宽敞明亮的新房是村民鲍晒哎最大的心愿。由于村里缺乏产业支撑,只有小学文化的鲍晒哎只能走出大山外出务工。
祖国边陲乡村将再一次迎来机遇
文:

雪林乡上演的山乡巨变,是多年来华能在云南主动担当,投身脱贫攻坚的缩影。依托电站建设,华能以“百千万工程”、“挂包帮”“转走访”、精准帮扶“直过民族”等平台,着力解决民生难题、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助力产业发展。
雪林乡紧紧抓住华能帮扶机遇
2016年,对口帮扶拉祜族、佤族的华能澜沧江公司通过调研,对深度贫困的左都大寨实施精准帮扶,在四年内投入近1300万元,通过实施素质技能提升、安居房工程、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完善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帮扶项目,帮扶左都大寨“直过民族”脱贫出列。
从澜沧县城出发,一路驶向西北方向到雪林乡,再经过3个多小时的盘山车程后,在一片山顶的开阔地,雪林乡的新村翁邦拉就到了。
 
这里也正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通过公司带动,利用华能的产业扶持资金,发展畜牧养殖业,再通过养殖业将大量低产的土地盘活成饲草种植地,让贫困户手里的资源“活”起来
针对当地特点
赶上脱贫攻坚的好时候,2017年,鲍晒哎义无反顾回到家乡,用他在建筑工地学到的技术,参与到翁邦拉的建设中,短短三年时间,他见证了家乡的变化,也实现了多年的心愿。鲍晒哎激动地说:“真是没想到盖房子这样的大事,这么快就干成了。”
 
在华能澜沧江公司的帮扶下
让我们走进村民鲍晒哎的故事
国家重点扶贫对象
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一方面以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
从边远的贫困村蜕变成乡村振兴样板
雪林乡党委书记周安超:
走进鲍晒哎的新家,一个三间房的小院,一间安居房有客厅和卧室,院子里是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这在翁邦拉是标配。华能澜沧江公司对翁邦拉的61户贫困户每户扶持4万元用于安居房建设,特别扶持1万元用于厨房、卫生间等辅助用房建设,把新家的功能区分开来。从此,鲍晒哎的女儿有了自己的卧室,她和村里的孩子们也不再是“光着脚丫”的形象。从洗手洗脸的卫生习惯,到日常问候的礼貌用语,新一代佤族村民的生活正在悄然变化。

交汇之处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
从基础设施到产业发展

2016年,华能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订了《帮扶云南省拉祜族、佤族脱贫攻坚合作协议》,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精准帮扶澜沧、沧源、耿马、双江四个县的拉祜族、佤族两个“直过民族”脱贫攻坚。
从扶志扶智到乡村文明建设
;一方面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鼓励贫困户外出务工,扩展发展渠道,让他们能够靠自己的能力长久发展下去。走出去与留下来,多样的选择让贫困户的发展不再受到限制,曾经贫困落后的佤族人民有了发展的底气。
苏洪玉 柳田
翁邦拉“一步跨千年”
近年来
“公司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有效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在澜沧县,公司与朱有勇院士团队‘跨界’合作,构建‘华能+科技+贫困户’科技扶贫模式,重点实施林下有机三七和冬季马铃薯科技种植,成为云南省因时因地、精准施策、产业助脱贫的典范。同时,公司大力开展‘订单式消费扶贫行动’,一条龙解决贫困户生产、经营、销售问题,有效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走出老寨住进新村,摆脱了贫困,乡愁却不能丢。翁邦拉的新房保留下了佤族特有的茅草房样式。
第四站,我们来到云南省澜沧县
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算力?生产力!丨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③
02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新房子有了着落,鲍晒哎有点舍不得离开家乡。前不久,他刚买了新车,在外打了8年工的他,准备踏踏实实在家发展下去。养殖、饲草、茶叶及水稻种植,加上他自己的建房技术,家里收入来源多了。坐在翁邦拉的新家,说到新的心愿,鲍晒哎羞涩地笑着说:“要供娃娃读大学。”朴实的心愿里藏着他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
“这一是要留住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二是要将翁邦拉打造成为旅游景点,现在的翁邦拉基础设施条件好、有产业、有发展还有文化,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典范,也是我们下一步开展乡村振兴的样板,边境佤寨的乡村振兴就该像翁邦拉这样。”
对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和期待?
因为发展基础薄弱、社会发育程度低,深居边境大山的“直过民族”一直被时代远远的抛在后面。搬迁前的左都大寨窝在一个山坳里,村子拥挤得连摩托车都进不去。茅草房里黑漆漆的,常年不见光,屋中央一个火塘,旁边有一个简单的大通铺,就是一家几代人唯一的栖身之所。
是全国唯一拉祜族自治县
乘着五中全会的东风
华能澜沧江公司实施了哪些帮扶举措?
风起濮阳 逐鹿中原丨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①
一块刻着“帮扶寨——翁邦拉”的景观石立在新村寨口,以一个宽阔的广场为中心,崭新的房屋连排分布在周围,每户家门前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佤族特有的茅草屋顶和牛头图腾让新村的特色格外鲜明。
 栏目回顾 点击下方图片阅读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三峡170MW风电项目机组及塔筒采购招标

上一篇:

中国华能天寒地冻 这个消息让多少人沸腾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