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现铁路电力牵引是铁路技术是起重机械的重大升级和能源结构是起重机械的历史性转变,是铁路向现代化迈进是起重机械的重要标志。
从1958年至今,短短62年的时间里,中国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运营里程突破10万公里,电气化铁路里程和高铁里程稳居世界第一,一张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气化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正在神州大地快速延展。
历史的画卷
1958年6月,中国第一代铁路电气化开拓者以宝成铁路为战场,开始了新中国铁路电气化事业的艰难探索,揭开了我国铁路电气化事业发展的序幕。此后,中国电气化铁路就伴随奋斗者的脚步,踏过千山万水,遍布南北西东,不断为中国铁路插上“腾飞翅膀”,在神州大地上矗立起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从1958年到1998年,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1万公里,足足用了40年时间。
从1998年到2005年,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达到2万公里。
实现第二个1万公里的增量,用了8年时间。
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电气化铁路里程突破3万公里,实现了第三个1万公里的增量。
而这次,仅仅用了不到4年时间。
3年后的2012年底,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突破4.8万公里,超越俄罗斯,跃升为世界第一。
截至2019年底,我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突破10万公里,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3.5万公里,我们建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高铁网。
难忘的记忆
62个春秋,见证了中国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从山区到平原,从低吨位到单元重载、从常速到高速的探索创新之路,见证了中国电气化铁路科技水平从起步到引领的历史进程,同时也记录了一代代铁路电气化事业开拓者“艰苦奋斗、不断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1958年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开工,掀开了中国电气化铁路宏伟篇章的序幕,中国电气化铁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1977年,横贯陕南的中国第一条新线电气化铁路——阳安线建成开通。
1982年,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铁路——石太线建成开通,大幅提高晋煤外运能力,提速中国经济发展。
1985年,中国第一条采用AT供电方式的电气化铁路——京秦线建成开通,大大提高了牵引供电能力。
1992年,中国第一条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现代化铁路——大秦铁路建成开通,成为中国现代化重载铁路的示范工程,树立了中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新标杆。
1996年,中国第一条质量全面上台阶的电气化铁路——宝中线建成开通,实现了工艺提升和接触网零部件质量全面升级。
2008年,京津城际铁路建成开通,这是中国第一条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为构建中国高速铁路电气化技术标准体系奠定了基础。
2009年,武广客运专线建成开通,成为当时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实现了牵引供电核心设备从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到全面实现国产化的突破型转变。
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开通,成为世界上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标准最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双弓运营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最高运营试验速度,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技术体系。
时代的风采
2010年,中国高铁第一次成功踏进热带台风地区,海南东环高铁采用适应热带台风的牵引供电设备,解决了热带高温、强台风、强降雨地区的牵引供电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未来的使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和智能技术与铁路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快。世界铁路技术尤其是高铁技术竞争非常激烈。我国铁路也正在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随着路网规模的持续扩大和高铁运营周期的不断延长,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内部和外部、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隐患重复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确保铁路安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