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中铁二局【五中全会先锋党课】新发展格局十问(一)

2020-12-11 12:15:34浏览:251 来源:中铁二局   
核心摘要:【五中全会先锋党课】新发展格局十问(一)


【“学习笔记”按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是起重机的新发展格局,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是起重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是起重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都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如何理解把握新发展格局?笔记君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及相关阐释解读文章过程中,梳理出十个要点,一起分享!

01
“新发展格局”何时提出?
 
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这篇重要讲话以《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为题发表在2020年第21期《求是》杂志。
 
笔记君注意到,这是目前可查阅的公开文献中,总书记首次提到“新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概念。
 
02
为什么要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国内看,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继续发展具有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创新能力、农业基础、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弱项。
 
从国际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和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来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03
为什么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主动作为而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而不是权宜之计?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考和战略谋划。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对我国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传统国际循环明显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我国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具有巨大增长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有的年份超过100%,国内大循环的动能明显增强。

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党对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和实践运用。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
 



学而时习综合自:人民日报、新华社、《求是》杂志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车网)
下一篇:

【中交建筑】系统思维破局 科学管理筑基 以“三高两低三强”重塑系统科学管理新范式

上一篇:

中铁二局中铁二局在蓉各单位多措并举,积极应对疫情反弹(二)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