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在海上百米高空“穿针引线”

2020-03-31 12:29:14浏览:317 来源:海上风电   
核心摘要:“孔位已对好,慢慢接入。”2月20日12时56分,在历时36分钟、以厘米为移动单位的平稳起吊后,这片重21吨长72米的风机叶片成功与轮毂对接,成为中广核岱山4#海上风电项目复工后的首个重要节点。图中这一圈排列整齐的螺栓共有128颗,每颗螺栓

“孔位已对好,慢慢接入。”2月20日12时56分,在历时36分钟、以厘米为移动单位的平稳起吊后,这片重21吨长72米的风机叶片成功与轮毂对接,成为中广核岱山4#海上风电项目复工后的首个重要节点。


图中这一圈排列整齐的螺栓共有128颗,每颗螺栓大约有十只铅笔捆起来般粗细,这些螺栓就像叶片的触角,需要插入螺栓孔内完成对接。对比风机塔筒的高度和叶片长度,能在百米高空完成如此精准的对接,需要非凡的眼力和耐心,建设者们给这个工作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叫“穿针引线”。

在做“穿针引线”工作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足准备工作。“我们需要提前一天查看次日的天气情况,并在当日提前3到4个小时进行风向、风速、海浪高度的再次确认。”岱山4#海上风电项目海工工程师贾林桥早已将这套安全标准熟记于心,“确定可以开始叶片吊装的大致时间后,大伙儿就按照作业流程开始设备检查、安全绳捆绑、起重、指挥、施工人员就位等工作。”


可是,在海上百米高空开展这么精准的对接工作,如何瞄得准、对得上呢?原来,在安装船甲板、起重机驾驶舱、海上风机机舱内,有三个火眼金睛的高手,他们通过对讲机实时了解叶片需要移动的方位,然后由起吊员精准实施对接。

岱山4#海上风电项目共有参建人员646人、大小船只42艘,为了保证项目进度的顺利推进,这么大的作业面背后也有一个“穿针引线”人。他就是岱山4#海上风电项目的负责人顾朝红,一位奋战在一线的老党员。

丨左一:顾朝红


从大年初三开始,顾朝红就带着岱山项目的党员同志和基层管理人员,通过电话、视频会议商量复工方案和防疫措施。“疫情正严重,你那么着急有用么?”面对家人的担心和疑虑,顾朝红说道,“干我们这行,就得把车停到红灯下,一批准复工我们就能开干了!”

“太好了,我们一次性通过岱山县政府的防疫检查,就等公司的复工审批了。”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从方案制定到防疫措施落地,从与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到包车接复工人员回基地,从将党员分配至防疫工作前线到复工员工陆续解除隔离,一切准备工作都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努力前进。

顾朝红在自己的朋友圈记录了岱山项目复工后的首台风机吊装。


“请海上作业面启动复工前的安全培训和设备检查工作”,顾朝红坚信,在疫情期间大工程没法做,但小工作不能停。正是这一份执着,2月19日下午6时45分,岱山项目获得公司内部的复工批复,项目部人员连夜出海,在经过三个小时的航行后抵达海上作业面。2月20日中午12时56分,项目第一批叶片吊装成功,成为国内最早复工的海上风电项目。经过施工人员的磨合和程序优化,自复工后的20多天时间里,岱山4#海上风电项目已完成5台风机的吊装工作,其中7号风机仅用时3天,是项目首台风机吊装时长的十分之一。顾朝红风趣地说:“海上风电真是靠天吃饭,天气好就装得快”。但我们都看得出来,这都是靠大家的通力合作而成,事在人为。

“党员攻坚旗需要从复工复产转移到后续大型安装设备运输了吧?”在岱山项目上,中广核新能源岱山项目党小组与两家建设单位共三个党小组组建了临时党组织,大家坚持哪里有困难,就把党员攻坚旗插到哪里。目前复工复产顺利推进,春节前的风机塔筒、叶片等设备储备已发出预警,顾朝红又带着这些党员和基层干部们,投入到后续需要使用的大型设备运输任务中去了。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中国吊装网)
下一篇:

三峡170MW风电项目机组及塔筒采购招标

上一篇:

不误工!疫情之下联合动力连云港生产基地全力以赴保生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