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3个月破千米!芜湖城南过江隧道跑出皖江加速度
芜湖城南过江隧道
20日传来喜报
左线隧道盾构突破千米大关
而这
距离始发刚刚过去3个月
率先掘进的右线隧道
已突破1700米
由施工的安徽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左线盾构机“皖江复兴号”7月20日22点30分许推进到第500环,历时3个月掘进1000米,已安全实现盾构机始发、穿越无为大堤等两项一级风险源。同时,右线“皖江奋斗号”盾构机已掘进超过850环,计1700米,即将进入水下穿越。芜湖城南过江隧道是皖江首条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也是安徽首条过江隧道、芜湖市境内第4条过江通道,位于芜湖长江大拐弯处。隧道全长约5.96千米,双向6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隧道约有3.96公里盾构结构穿越长江,设计为双洞双向6车道,采用两台开挖直径15.07米的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同时自江北向江南同向掘进。左线盾构机“皖江复兴号”于今年4月26日顺利始发,和率先始发的右线“皖江奋斗号”盾构机一起进入“双线齐发”全面建设阶段。两台超大直径盾构机共同在长江江底掘进,这在安徽省工程建设史上为首次。
据了解,芜湖城南过江隧道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评价为“目前长江上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盾构隧道”,盾构穿越地层中有1800米岩石层强度极高,地质分布不均匀,长江南岸江滩存在可燃气体,给施工带来诸多挑战。为应对芜湖城南过江隧道的复杂地层特点,两台盾构机配备了可实现滚齿互换的复合式常压换刀刀盘、DCRM滚刀旋转监测系统、伸缩式主驱动、固定式和伸缩式视频监测系统、有害气体监测系统等,是目前最先进的超大直径盾构掘进设备。据项目负责人徐恒吉介绍,盾构段主要地质特点是长距离穿越粉细砂、软硬不均、岩土互层、全断面硬岩和粉质粘土等地层。盾构机上的精密设备全天候进行数据监测,施工人员科学计算地层土体压力和容重,设定合理盾构机掘进参数,保证盾构机刀盘掌子面压力与地层压力保持平衡,配置高承压管片,并及时进行管片二次注浆,把隧道上部地层沉降控制在1毫米安全范围以内,确保了隧道上方地面构筑物的安全。芜湖城南过江隧道建成通车后,将成为芜湖加快形成“两江三城”城市发展格局的有力保证,显著提升主城区的过江能力,促进江北大龙湾新城的发展,推动芜湖全面跨江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速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步伐。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吊车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