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新时尚”来袭,徐工让垃圾分类更EASY!

2019-07-16 20:45:48浏览:1079 来源:中国吊车网   
核心摘要:“新时尚”来袭,徐工让垃圾分类更EASY! 你最近被垃圾分类刷屏了嘛?自上月垃圾分类工作再次有了重要指示,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阵全所未有、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热潮。为了正确认清四种不同的垃圾,广大网友发明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分类方式,最著名的就是

你最近被垃圾分类刷屏了嘛?


自上月垃圾分类工作再次有了重要指示,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阵全所未有、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热潮。


为了正确认清四种不同的垃圾,广大网友发明了各种千奇百怪的分类方式,最著名的就是猪分类法。「猪可以吃的是湿垃圾,猪都不吃的是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


吊车司机



图源微博@BEC商务英语


顿时觉得,作为一只猪,责任重大呀……

但我们又不是养猪专业户,谁知道它爱吃啥?

“最近每吊车视频个早晨都要接受居委会大妈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因为懒得丢垃圾,所以尽量不产生垃圾,所以少吃……”很多段子道出了人们被垃圾分类“整疯”了的情绪。


调侃归调侃,垃圾分类麻烦但必要。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600中国吊装网多座大中城市中,2/3陷入“垃圾围城”困局,1/4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刻不容缓。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图源新华网数据新闻部


一直以来,徐工始终致力于全价值链上的绿色发展,在环境产业方面重点布局生活垃圾收运成套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形成了“分类收集、分类转运、终端处理”的生活垃圾全流程解决方案,对垃圾进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公害化处理,来助力城市垃圾分类。



徐工生活垃圾分类成套解决方案


垃圾分类收集


徐工环境首先建立与分类品种相配套的收运体系。通过设计配备标志清晰的分类收集容器,满足城区内的垃圾房、转运站、压缩站等改造需求,适应生活垃圾分类。


徐工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箱


徐工智能垃圾分类收集箱全部匹配GPS定位系统和各种传感器,箱体内含温度检测功能,超过70°C自动密闭灭火。满桶防溢指示灯可提醒运营人员及时收运,垃圾投放口有防夹手及防盗结构。可回收垃圾箱最大的亮点是用户可以通过安卓触摸屏进行“人像采集”注册个人账户,在后期分类投递垃圾时直接通过“人脸识别”验证用户身份。餐厨垃圾收集箱加装空气交换装置,扫码投放、密闭收集,有效控制垃圾污染附近空气质量。据悉,该类设备即将在南京浦口区垃圾分类示范街区投入使用。


垃圾分类转运


在垃圾收运环节,如何保障垃圾不出现二次滴漏,也是保障垃圾分类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徐工环境可根据路况、垃圾成分提供一系列满足垃圾分类清运需求、密封性好、节能环保的专用收运车辆。产品智能化程度高,通过履带吊环卫智联管理系统实现作业过程的状态监控、作业信息收集及分析,并通过数据和资源的共享,与智慧城市管理接轨。



XZJ5040ZZZH5自装卸式垃圾车


徐工自装卸式垃圾车小巧灵活,适用于道路狭窄地段分类收集工作。自主研发的一键自动装卸循环技术通过先进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装料和垃圾桶复位,卸料循环工作时间仅18s,比同行业节省15%。分类可移动垃圾桶搭配自装卸式垃圾车,可以说是环卫界的黄金搭档!



XZJ5040ZYSSBBEV压缩式垃圾车


徐工纯电动压缩式垃圾车采用高位上料方式,取消填装器,避免污水积聚,适用于含水量较高的易腐垃圾收运,垃圾里的“汤汤水水”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泄漏。无泄漏电控系统可实现一键上料、一键刮入、逻辑控制、防误操作等,整机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可靠。


徐工智慧云平台


徐工智慧云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软硬件结合,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运营”服务的加载,实现了对垃圾前端分类、中端收运及后端处理全过程的实时监管


徐工智慧云平台


配套使用的徐工小金刚APP,也即将正式上线。该应用分为用户和管理两个版本,包含垃圾分类归码投递、预约收件、我的环保金、查看回收点、设备管理等功能,可为垃圾分类的用户和工作人员提供全面的线上管理和信息服务。


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项工作或许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环,但对整座城市和整个国家来说,有着深远意义。美好的明天,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改变,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守护地球!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徐工吊车)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名震印度,徐工挖机三款新品秀出中国式强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