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一集团2019年3月发布的2018年公司年报,其2018年营业总收入高达5.58.21亿元,而2018年的383.3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45.61%。
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没有人不知道三一重工。在工程机械的各个领域,我们都能看到三一装备。用三一集团总裁向文波的话来说,世界上最伟大的项目,有三一设备参与。
而这样一个工程机械王国的缔造者,正是从山沟里走出来的大人物——梁文根。凭借“创一流企业、培养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三大愿景,梁文根实现了个人理想的腾飞,甚至谱写了“中国制造”的传奇”。
梁文根对梦想的追求非常执着。梁文根虽然出生在农村家庭,但努力工作,学业有成。梁文根198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专业,直接进入兵器厂工作。
但很快,梁文根就发现,这种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于是,1986年,梁文根毅然辞去了大家眼中的“铁饭碗”,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出海创办了涟源特种焊接材料厂,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条创业之路。生活。
也许梁文根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勇气从何而来。但是,既然做出了选择,当然要义无反顾地继续下去。创业不成功,十有八九,没有一帆风顺。而在接下来的各种创业尝试中,都以失败告终。他们一起去西北卖羊和卖酒。最后,他们把大学里学到的知识集中起来,创办了一家焊材厂。
实际上,焊锡厂的开工并不是很成功。产品有瑕疵,客户不买,最后欠了很多债。好在梁文根没有放弃,甚至还请来了学校自己的老师进行指导。经过数百次的失败,梁文根的第一个创业产品终于拿到了第一单,这也是三一重工后来发展的基石。
时间来到了1991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焊锡厂终于成长为年产值过亿元的品牌企业。梁文根此时也做出了更大的决定。他想进入当时只有国企敢做的工程机械领域。
1991年,湖南涟源焊铁厂正式更名为湖南三一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是三一重工之名第一次走向世界,三一重工开启了新的征程。这个。而三一重工正是凭借梁文根的远见卓识,慢慢发展成为今天的工程机械巨头。
事实证明,梁文根选择工程机械行业是对的。 1990年代初以来,国内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各种建设项目增多,对工程机械的需求确实很大。
当时,国内工程机械市场被国外品牌占领。对于三一这样的国产品牌,中国人根本不认识。从技术上讲,我们确实没有实力与国外品牌竞争。
另外三一重工3200吨履带吊多少钱|走出山沟的草根首富,三一重工梁文根,谱写“中国制造”传奇,国外技术被严格锁定,对于梁文根的三一重工来说,靠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是可能的。从混凝土机械开始,为了研发自己的拖泵三一重工3200吨履带吊多少钱,梁文根和三一总工程师易小刚每天都睡在大棚里吊车,和技术人员一起攻克技术难题。这种与生俱来的毅力和毅力三一重工3200吨履带吊多少钱,是常人所无法拥有的。
以敢为人先的势头,三一重工的产品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同时,梁文根深刻感受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因此,在产品研发上,三一重工投入很大。
另外,梁文根对研发也有自己的看法:不能只看国外技术,我们做的事情也不希望别人做。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情不做,我们也放弃了。正是凭借这种坚韧,三一不仅攻克了拖泵难题,还以更高的技术门槛进入了泵车领域。
在混凝土机械领域,三一重工的产品一直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要知道,国内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7米泵车就是三一重工研发的。三一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目前已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结合中联重科、徐工等国产品牌吊车出租,已占据国内混凝土泵送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梁文根眼里,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也没有不能达到的目标。因此,凭借着那个时代企业家的雄心壮志和梦想,在梁文根的带领下,三一重工真正成为了中国第一家民营重工企业。
过去,三一重工建造了世界上臂架最长的86米混凝土臂架泵车、亚洲第一台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起重能力最大的3600吨履带起重机。随着三一重工在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三一重工终于成为了世界级品牌,梁文根人也被列为2012年中国首富。
很久以前,梁文根就提出了三一国际化的发展路线。毕竟国内市场总有一天会饱和,企业要想发展,不能只局限于一个市场。因此,三一重工的国际化之路也由此开始。
自2006年起,三一重工开始在海外建厂。国产化后,三一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印度工厂是三一重工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生产基地。后来,三一也在美国、德国、巴西等地开设了自己的工厂,与世界级品牌竞争。这才是梁文根的真正目的。
在挖掘机械领域,三一重工产品市场占有率达23%,连续8年获得销售冠军称号。三一重工从一无所有到击败卡特彼勒等国际大品牌,用了不到 20 年的时间。
目前,三一重工的全球市场布局已经完成。不断向全球客户输出中国制造的工程机械、中国技术和中国服务。在赢得赞誉的同时,三一始终坚持“三个一流”的长远规划,培养了一批具有真正世界一流企业人才的行业人才。
用中国制造影响世界只是梁文根愿景的第一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这是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