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690507177

徐工履带吊调试方案|徐工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进入央视《创新无限》栏目

2022-07-17 12:50:59浏览:301 来源:履带吊   
核心摘要:徐工履带吊调试方案|徐工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走进央视《创新无限》栏目2012年龙年伊始,作为重点传播国家高科技创新成果的CCTV-10套《创新无限》栏目组编导一行来到工程机械之都-徐州,深入探访了徐工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2012年龙年伊始,以传播国家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为重点的CCTV-10《创新无限》栏目组主编、导演,来到中国之都徐州。工程机械,参观徐工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

“创新无限”栏目组早在来到徐家之前就听说了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的诞生,不禁流露出深深的兴趣和感慨。 1963年,中国第一台起重机的最大起重量为5吨。如今,40多年过去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起重机最大起重能力已达到1200吨,是第一代起重机起重能力的200多倍! 《创新》栏目组惊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徐工履带吊调试方案|徐工千吨级全地面起重机进入央视《创新无限》栏目,立志亲自去探索。

极限吊装显示自信

第二天,纵队队走进千吨级试车现场。看到它比看到它更好。这辆 21 米长的车辆重达 205 吨,最大起重能力为 1200 吨。所有的客人。 “要测试,就要进行最具挑战性和难度的测试,创新测试,让我们看到它的威力和它的卓越性能!”为了深入了解千吨级起重性能和安全性能,柱队提出了如此苛刻的要求。好在徐工重工的千吨级研发团队早有准备。今天要给“创新”栏目组呈现的是一个非常难模拟2.0-2.5MW风电的实际施工工况——振幅40米的状态然后将重达70吨的重物吊到80米的高度,然后改变角度放置在另一个指定区域;而这次吊装的对象不是普通的配重,而是价值近千万的QY160K汽车起重机。栏目组长拍了拍QY160K的车身,感慨道:这种新型吊装测试,一定能证明国产装备的自信!

测试工作已经开始。因为是第一次测试这种工况,所以起升速度很慢。大约半小时后,QY160K逐渐逼近本次80米起吊的最高点。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凝视着天空。但是,经验丰富的徐工操作人员知识渊博,操作有序。半小时后,经过多次角度调整,QY160K平稳降落在离吊点10米的着陆点。

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掌声中,列队肯定了吊装的成功。看来他们不甘心,想要增加难度。 “起重力量是有的,但我也希望看到它在起重过程中的超强稳定性!”纵队队还有一个问题。由于如此大型的起重机的操作,起重能力往往是几十吨。虽然起重能力很重要,但在起重过程中保持稳定性也很重要。一旦几十吨的重量不能保持稳定,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列组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

工人们找到杯子,装满水,并在旁边安装了一个摄像头,记录起吊过程中水是否溢出。这一次,你还会觉得和第一次一样顺利吗?随着鹤缓缓升起,杯子里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稳定,没有溢出的迹象。如此强大的起重能力和千吨级的安全稳定,这支纵队终于彻底信服了。接下来,专栏团队充分咨询了我们的千吨级研发团队。

经典工况风电定制

“这次设定的吊装条件其实比较复杂,但是很笼统。一般功能包括很多,例如一些大型桥梁和港口设备的吊装,以及石油化工行业。电厂吊装等,都是一般吊装。”徐工高级工程师解释说:“从定制的角度来看,风电是大型整体起重机最大的定制市场,因为风电具有以下特点:1、@距离提升。2、非常快速的过渡。使用大型全地面起重机可以满足这两个需求。”

自主创新攻坚克难

在风电、铁路、桥梁等的建设中,都需要这么大的起重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大型工程的建设,增加了对大型起重机的需求。过去千吨级起重机全部靠进口,市场被国外垄断。因此徐工履带吊调试方案,徐工重型研发团队一直松了口气,把“拥有中国人民自己的千吨级起重机”作为重中之重,开始研发中国自己的千吨级起重机。

发展过程并不顺利徐工履带吊调试方案,景气问题是首要突破点。我们从力学中都知道:设计的臂长越长,自重就越重。要想提高起重能力,首先要减轻臂架的重量,如果臂架的板壳变薄,那么臂架就容易断裂,能承载的重量也就越少。 “臂架的长度、重量和承载能力之间总是存在矛盾,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臂架的承载能力?” “创新”专栏组提出了问题的本质。

“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吊车,研发团队的成员还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即不同形状的立柱结构可能的弯点会有所不同。因此,研发的任务团队要找到合适的立柱结构,找到这个容易弯曲的点进行加固,使吊臂在尽可能轻的同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我们的技术工程师自豪地介绍。

“吊杆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几十吨、上百吨的吊杆怎么装?”列队又提了一个问题:“需要其他辅助起重机吊装吗?”

我们的技术工程师笑着邀请纵队来到青岛风电场,800吨级风电场即将展现这一神奇时刻。

在法杖的控制下,大臂伸出四个支腿二手吊车,自己站了起来!起重机底盘缓慢驱动进入吊臂接口进行自组装。整个过程干净利落! “这很方便,如果需要大量辅助设备辅助安装,会给用户的施工带来极大的方便,大大降低成本周期。”徐工技术人员继续介绍:“过去在风电建设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起重机的移动和组装上。很多大吨位的起重机,组装起来需要一天多的时间。这就是自-自主研发的拆装技术,组装完成!” “原来如此!”列队一脸钦佩和满意的笑道。

从40年前的5吨汽车起重机到世界上最大吨位的1200吨全地面起重机,产品的升级和技术创新不是偶然的,而是几十年来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创新突破中产生。现在,中国不仅拥有自己的千吨级起重机,而且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创造必将闪耀世界舞台,为改变世界贡献力量!” “创新”栏目组对徐工在中国的创造表达了最诚挚的祝福。

吊车圈    吊车群

        吊车圈               扫码加入千人吊车群


(责任编辑:二手吊车)
下一篇:

【三局建筑】工程人的节日|立秋,开启一场收获之旅!

上一篇:

中联350履带起重机和三一8100履带起重机哪个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