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号:DQLH-ARGG-JSCS-13-2009 MIP-CGP ARGG机组技术改造项目 版本准备审批4.1 起重参数4.2 拆解前准备4.4提升力计算4.5 平台、管道等修复4. 6 到货验收4.7 衬砌修复4.8 安装技术要求4.9 技术要求HSE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8.1 工程机械8.2 材料说明 11 为满足大庆炼化公司2009年底汽油质量达到国标要求,MIP-CGP 180万吨/年ARGG机组必须进行技术改造。此外,待生产的斜管热点过多,需要整体更换待生产的斜管。安全更换准备好的斜管。为有效指导施工,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技术方案。编制依据2.1180万吨/年常压重油催化裂化(ARGG)装置待产斜管图2.2 180万吨/年常压重油催化裂化(ARGG)二-装置框架图2.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技术标准》SHJ515-20032.4《起重作业操作规程》SYB-4112-802.52.6 《400t履带起重机吊装性能表》
主吊采用400t履带吊,尾端分段吊装200t履带吊更换。各段示意图如下: 第一段总重量为33.2t 第二段总重量为13.4t 旧斜管示意图沉降回热器 新斜管断面示意图< @4.1 吊装参数 新旧斜管吊装参数见下表: mm) 重量 (t) 额定起重量 (t) No. 400t 履带起重机 1st 160431701 33.2 37.2108 2nd 1604 17654 13.4 17.4108第一 160229763 26.9 30.9108 第二部分 1609 18292 21. 5 25.5108 4.2拆前准备工作4.2.1 吊车台地面处理:吊车台地基处理请参考吊车组配对方案4.2.2 起吊用吊耳:拆装所需吊耳数量见下表: 吊耳数量 吊耳焊接位置 下半部分焊接位置旧斜管 旧斜管主吊耳15t;管片位置底部倒置500mm,东西对称焊板孔吊耳为15t 管片位置底部倒置500mm,北对称焊板孔吊耳为15t 管片底部位置倒置500毫米,
4.2.3 障碍物平台和管线的拆除:为方便更换,部分平台和管线需要拆除。拆除内容如下: 待建斜管顶部有三层桥梁,需拆除。两台设备共有13层劳保。每层拆除劳保范围为3m3m(包括劳动平台、扶手、护栏等)400t履带吊下边垫钢板需要多厚,以待承载的斜管轴线为中心。各楼层其他框架拆除范围及内容见附图。管道拆除量见下表。标高DN20(套)内螺纹闸阀DN20(套)拆前各管路编号。并确定恢复安装顺序。4.2.4 临时加固:拆除旧的斜管膨胀节前,应将拉杆拉紧。并用其上的槽25a槽钢固定两端的拉杆。下部在拆卸前需要临时加固。加固方法是在标高14000mm的位置使用两根φ16810mm的无缝钢管。4.2.5 内衬拆除:序号 拆装部位 备注 待生产斜管段,双层内衬,隔热内衬,耐磨耐衬里。总拆解长度18米,宽度0.6m,内衬总厚度150mm。龟甲12衬里全部机械去除。
400t履带式起重机继续吊起起重机。当旧斜管高于框架梁500mm时,400t履带起重机将动臂向维修道路旋转。尾索挂好后,将200t履带吊挂上,400t履带吊回钩,直至斜管上段平放。最后,一台 200 吨的履带起重机将其装载并拉出工地。4.3.2 刚出生的斜管分成两段吊装。400t履带吊为主吊,200t履带吊在吊装新斜管时滑尾。两台起重机先将新斜管吊起200mm,观察各部位受力,确认无误后,200t履带起重机将新斜管向前输送,400t履带吊起吊钩。当新的斜管垂直时,拆下尾索。200吨履带起重机撤离。400t履带起重机继续吊装新斜管。当新斜管底部高于框架梁500mm时,起重机将动臂旋转至斜管位置。上4向焊接组的龙门夹具调整错位量,然后调整四个加减之间的间隙,实现均匀焊接。以上所有调整完成后,进行焊接。焊接后,按上述方法将下部吊装到位。安装后,取下挡板。4.4 起重力计算4.4.1 起重力计算:
400t履带起重机采用SSL工况,中心配重160t+40t。主臂长度78m,工作半径22m。此时400t履带起重机的最大允许载荷为108t,起重机载荷率n=37.2/108100%=34.4%,满足安全要求。4.4.2 钢丝绳受力计算:400t履带起重机的起重绳扣采用φ52mm钢丝绳,单圈使用,破断力为167.2t,安全系数v=167.21.5/37.2/2=12.9>8,满足安全要求。4.4.3 吊耳受力计算:吊耳选自SH2516-94《设备吊耳》。使用的吊耳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着色和合格。4.5 平台、管道等修复。所有设备吊装完毕后,修复平台、管道。还原时,从上到下依次还原。如喷嘴位置发生变化无法恢复,可按车间要求处理。具体恢复时间及顺序见施工进度表。4.6 到货验收4.6.1 斜管设备到货分阶段进行。设备到货后,检查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是否有以下内容,并经审核确认:4.6.1.1 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主要受压元件材料《质量证明书》原件或复印件 b.主要材料复检结果;C。钢板的超声波检测结果;d。焊缝外观检查报告;e. 焊缝无损检测报告;F。显示焊缝编号和焊工代码的文件;G。压力变化 部件材料、结构、强度证明
筒体分段制造,按JB/T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要求制作坡口,离坡口边缘50mm拉出流水线。编号写在相应的钢板上,对位于设备0、90、180和270方位线上的钢板进行标记和盖章。出厂和出厂段应满足以下要求: 筒体壁板实测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减去钢板负偏差后的值,壁板凹槽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现象。及其他缺陷,边长允许偏差为2mm。在保证曲率的情况下,测量对角弦长的允许偏差为3mm。用弦长等于设备公称直径的1/6且不大于1m的内外试样检查,间隙不应大于3mm。4.7 衬里修理4.7.1 衬里是手工夯实的。4.7.2 各分段焊接接头处的内衬,接头每侧至少预留200mm不加内衬;200毫米;保温层的界面类型如下图所示,梯形界面的宽度和高度为内衬厚度的1/2。接口(施工缝)应留在两排锚钉中间。4.7.3 接缝(施工缝)施工前,清除接缝表面松动或残留的衬里材料。水硬性粘结剂的内衬结合面必须用水充分润湿。内衬前必须在内衬结合面均匀刷上一层粘合剂溶液,然后再进行内衬;4.7.4 应在接头焊缝和锚钉焊接合格后进行;4.7.5 衬砌所用原材料、施工配合比、施工方法及维护保养应与大型施工相同;应清理衬里和修复区的松动或残留的衬里。3 接缝(施工缝)施工前400t履带吊下边垫钢板需要多厚,清除接缝表面松散或残留的衬里材料。水硬性粘结剂的内衬结合面必须用水充分润湿。内衬前必须在内衬结合面均匀刷上一层粘合剂溶液,然后再进行内衬;4.7.4 应在接头焊缝和锚钉焊接合格后进行;4.7.5 衬砌所用原材料、施工配合比、施工方法及维护保养应与大型施工相同;应清理衬里和修复区的松动或残留的衬里。3 接缝(施工缝)施工前,清除接缝表面松散或残留的衬里材料。水硬性粘结剂的内衬结合面必须用水充分润湿。内衬前必须在内衬结合面均匀刷上一层粘合剂溶液吊车,然后再进行内衬;4.7.4 应在接头焊缝和锚钉焊接合格后进行;4.7.5 衬砌所用原材料、施工配合比、施工方法及维护保养应与大型施工相同;应清理衬里和修复区的松动或残留的衬里。水硬性粘结剂的内衬结合面必须用水充分润湿。内衬前必须在内衬结合面均匀刷上一层粘合剂溶液,然后再进行内衬;4.7.4 应在接头焊缝和锚钉焊接合格后进行;4.7.5 衬砌所用原材料、施工配合比、施工方法及维护保养应与大型施工相同;应清理衬里和修复区的松动或残留的衬里。水硬性粘结剂的内衬结合面必须用水充分润湿。内衬前必须在内衬结合面均匀刷上一层粘合剂溶液,然后再进行内衬;4.7.4 应在接头焊缝和锚钉焊接合格后进行;4.7.5 衬砌所用原材料、施工配合比、施工方法及维护保养应与大型施工相同;应清理衬里和修复区的松动或残留的衬里。衬砌的施工方法和维护应与大型施工相同;应清理衬里和修复区的松动或残留的衬里。衬砌的施工方法和维护应与大型施工相同;应清理衬里和修复区的松动或残留的衬里。
4.7.6 保温层每修补部位至少凿出3个锚固钉,修补部位凿成内字(燕尾型);相邻玳瑁网眼应外露3个以上;4.7.7 对于液压衬里材料,要求连续养护48小时,每30分钟浇水养护一次。固化频率应随时减少或增加;对于气硬性内衬材料,应自然固化并保持干燥。4.7.8 保养时,内衬不得浸水,做好防雨、防晒等措施,并随时清理积水。4.8 安装技术要求4.8. 1 绝缘钉应按图纸要求布置。如有焊缝,钉位应距焊缝50mm。在断面不变的区域,如洞口和支座周围等内衬容易开裂和损坏的地方,绝缘钉的布置应适当密实。绝缘钉应焊接牢固(端板应紧贴圆柱绝缘钉的肩部并垂直于绝缘钉,并应双面焊接),焊肉应饱满不咬伤。焊接后,用0.5kg的锤子一根一根敲打检查,应有金属叮当声。另外,每4m抽查一个钉子弯曲90个,不连续开裂为合格。衬板挡圈和衬板在焊接前应进行除锈处理。绝缘钉长度允许偏差为1mm。保温钉焊接牢固后,应与墙体垂直,偏差不大于2mm。墙上所有的焊接附件必须焊接并经检验确认合格,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后方可进行衬砌施工。偏差不应大于2mm。墙上所有的焊接附件必须焊接并经检验确认合格,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后方可进行衬砌施工。偏差不应大于2mm。墙上所有的焊接附件必须焊接并经检验确认合格,制作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后方可进行衬砌施工。
4.8.2 筒体各段装配时,采用手工焊接,对口间隙2-3mm,壁板端面应在同一平面上,端面的不平整和错位不应大于2mm。上口水平度允许偏差为4mm,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套管长度L的1‰。筒体组装完成后400t履带吊下边垫钢板需要多厚|ARGG 即用型斜管更换,在内壁和外壁上分别标出4条相隔90度的纵向定位线。筒体错位量:纵焊缝b3、环焊缝b5。焊接接头圆周方向形成的棱角应采用弦长等于其内径的1/6且不小于300mm的内外试样进行检验。棱角不得大于2mm和其厚度的1/10。而且不超过5mm。焊接接头轴向形成的棱角用长度不小于300mm的直尺检查,棱角不大于2mm加上板厚的1/10,不大于5毫米。圆柱体同一截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不应大于1%D,且不应大于25mm。筒体全长允许正偏差为筒体总长的2‰,且不得超过50mm,不允许有负偏差。筒体直线度偏差为25mm,筒体外周允许偏差为8mm。4.9技术要求4.9.1 起重机工作条件严格按技术措施选择,严禁起重机超载。4.9.2 吊耳的规格、材质、焊接位置必须符合规范。4.9.3 起重索具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焊接详情请参见沉降器改造技术方案第六章焊接部分。筒体直线度偏差为25mm,筒体外周允许偏差为8mm。4.9技术要求4.9.1 起重机工作条件严格按技术措施选择,严禁起重机超载。4.9.2 吊耳的规格、材质、焊接位置必须符合规范。4.9.3 起重索具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焊接详情请参见沉降器改造技术方案第六章焊接部分。筒体直线度偏差为25mm,筒体外周允许偏差为8mm。4.9技术要求4.9.1 起重机工作条件严格按技术措施选择,严禁起重机超载。4.9.2 吊耳的规格、材质、焊接位置必须符合规范。4.9.3 起重索具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焊接详情请参见沉降器改造技术方案第六章焊接部分。1 严格按技术措施选择起重机工作条件,严禁起重机超载。4.9.2 吊耳的规格、材质、焊接位置必须符合规范。4.9.3 起重索具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焊接详情请参见沉降器改造技术方案第六章焊接部分。1 严格按技术措施选择起重机工作条件,严禁起重机超载。4.9.2 吊耳的规格、材质、焊接位置必须符合规范。4.9.3 起重索具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焊接详情请参见沉降器改造技术方案第六章焊接部分。
安全措施6.1 吊装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并组织联合检查。在确认满足吊装条件后,吊装指挥员在吊装前发出吊装令。6.2 吊装时吊车公司,应设置吊装指挥员和吊装信号员。起升信号应有清晰的汽笛和准确的信号量。6.3 所有岗位的人员都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操作,不要滥用它们。6.4 保证起重机的工作半径,严禁起重机超载。6.5 履带起重机的行走和站立位置必须稳固,上面应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钢板。6.6 吊装作业应平稳。6.7 吊装时设置警戒线,非吊装人员不得进入吊装作业区。6.8 吊装工人应按劳动保护要求穿戴。6.9 起重机回转范围内和臂架下严禁人员站立。6.10 风大于5级当天,雨雾天气严禁吊装。6.11 所有吊装作业均应严格按照《吊装作业作业规程》进行,不得违规作业。HSE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工作内容及正确程序 工作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事故名称的描述 安全物体失控,工具掉手、高处清理垃圾、雨天安全使用工具、电线外露、未按标准操作规程安装漏电保护器、工具安全规范使用、违规操作、非法指挥、故障按照作业规范作业,防止违章作业、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不按作业规范作业,制定合理措施,指导施工,开展联合检查,消除隐患。对不遵守法律、法规、标准和法规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采取的风险降低和控制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时,
2、@>在高处工作时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带。3、严禁从高空坠落物体或抛物线物体。4、做好施工作业的监督工作。集装箱起重、动火作业、作业必须设置监护人。5、大型吊装作业实行联合检查,并设置区域警戒范围。6、临时用电设施必须符合安全规定。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应急补救措施是疏散无关人员,抢救伤员,防止二次事故发生,调动救援力量,控制事态发展。快速向上级汇报,保持沟通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