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国家统计局正式批复实施新修订的《检验检测统计调查制度》,市场监管总局即将开展2018年度检验检测服务行业认可工作统计工作”出现在各种官方媒体上,当然是曝光率。主要集中在与质检相关的媒体上,并未引起大众的关注。但是,该新闻包含与公众密切相关的信息。
“本次统计工作要求各检验检测机构将2016-2018年度本机构出具的所有有效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数量上传统计直报系统,并每季度上报最新的检验检测报告。 2019年起或证书编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将向社会提供检验检测报告和证书编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线查询服务。”
也就是上面这段简短的文字,其实包含着海量的信息,本文尝试解读一下。
信息化助力质检报告价值实现
随着IT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国内相对滞后的检验检测领域,经过近几年的积累,信息化程度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业务一线承担检验检测任务的实验室没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运行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不难想象二手吊车,即使所有检验检测机构都有信息化的基础,所有的实验数据、报告和证书信息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但这些数据却分散在各个机构的服务器中,形成了一个“数据孤岛” ” 除非通过聚合器共享,否则它们几乎没有价值。
检验报告或证书的编号是否可以开发并公开查询,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数据应用。即使部分检测机构开设了自己的网站,或与电商平台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系统集成,提供查询报告或证书相关内容,也仅限于机构出具的报告或证书范围他们自己。一个小米。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买家,都无法一站式验证所购买产品的检验报告或证书的真实性。这也是消费者对检验报告或证书缺乏认识或意识的原因之一。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品质转变。在政府和社会对质量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电商中假冒伪劣商品多的共识,迫使各大电商增加了产品质检报告的门槛。委托检测成为商家推销产品的“规定动作”。一段时间内,很多电商都会重点关注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以去除很多假冒的帽子。这个过程自然有其积极意义,
互联网使消费者参与
然而,某知名电商平台的质检报告却被曝出批量造假。只需不到1000元即可获得合格的质检报告,商户结算包获批。第三方诈骗进入电商平台,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事实上,这些无良商家不仅是在欺骗消费者自己,更是在拉扯伪造质检报告的检测机构成为帮凶和背信弃义。究其原因,固然是商家不择手段追求利润的根本原因,但也暴露出消费者缺乏验证质检报告的渠道和工具的困境。
事实上,解决这一困境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为顺应时代发展,以原国家质检总局为首的管理部门也提出了“互联网+质检”行动计划,旨在共享质检大数据资源,构建质检大数据平台,加强质检大数据开发利用。利用互联网加强监管并不是唯一目的,打破“信息孤岛”意义深远。毋庸置疑,只要为社会提供检验报告和证书编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在线查询服务,就具有很大的价值。
检验报告和证书编号是唯一的,编号不仅是报告或证书的唯一标识,而且是多页组成的报告中每一页(报告编号+#page of #pages)上的标识。,以确保该页面被标识为检查报告的一部分。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核数,至少这项服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堵住无良商家伪造质检报告的道路。由于尚未开始向社会提供服务,其具体形式暂时难以判断。根据笔者在质检信息化领域的经验,做出如下分析判断:
按照只上报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数量的要求,建设质检大数据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实现所有检验检测报告和证书数据的完全整合。当然,出于对产品和生产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直接向公众提供完整的报告查询并非题主的意图。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是经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后履带吊检验报告查询系统,为社会提供更有价值的优质数据服务。
目前只能查询官方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某个数字吗?它不必如此谦虚。根据统计直报制度的要求,各检验检测机构需先填报基本信息,2016-2018年的报告和证号全部报完后,还需报从今年起每季度新生成的报告和证书编号。这意味着通过统计直报系统汇总的数据至少可以呈现三个维度:编号、编号生成日期和编号生成机构。这三个维度信息叠加的造假能力明显大大超过了单个数字的存在,可以说将造假难度提升到一个数量级。可以看出,检验检测报告和证书编号的收集和汇总虽然是官方质量数据服务的一小步,但仍是从无到有的重要一步。
只塞一端就太多了
作为质量信息化行业的一员,笔者对市场监管总局在便利社会查询和监督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深表赞赏。消费者真正参与质量问题的大幕即将拉开。也太激动了。
但必须指出,官方对号码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验证,只是挡住了夜的路。为牟取暴利,不仅是商家和生产企业无视法律和纪律,弄虚作假,负责为合格产品代言的质检机构也是如此。由于检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近期进入中国市场的由非营利检测机构、民营检测公司和国外检测公司组成的检测检测服务市场鱼龙混杂、无序竞争。一些质检机构为了盈利不择手段。为了满足客户(委托检验的制造公司)的需求,他们甚至敢不做检查就写质检报告或颁发证书。尽管这些报告和证书上的数字是真实有效的,但它们所标识的报告和证书的内容却不是。
无良商家和企业,在切断了通过外部产业链伪造质检报告的道路后,必然会更加疯狂地与雇佣检测机构勾结造假,检测机构的虚假报告和证书数量将大幅增加. 试想,一旦这样的报告和证书编号进入官方数据库,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平台上,消费者就可以验证后果的危害性和恶性程度,这只会比没有编号验证更糟糕。
因此,对检测市场和检测机构的严格监管仍需加强。笔者认为,市场监管总局及相关部委的管理人员对此有全面清晰的认识,敞开大门向社会提供优质数据服务,就是倒逼管理部门认真规范整个检测行业。尽早。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前景可期。
带有概念说明:
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检验检测机构
简而言之,市场监管总局是整合原国家质检总局、原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局职责而设立的新的部级管理机构。以及发改委、商务部等有关价格和反垄断的部门。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检验检测机构是特定的经营机构,其职责是检验检测所有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颁布的产品标准。
2、 与国家统计局的关系
国家统计局负责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各部门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前身《检验检测统计报表制度》也获得国家统计局批准,2013年首次批准实施履带吊检验报告查询系统吊车公司,此后多次修订。
3、 统计直报系统
统计直报系统是实现检验检测统计报表系统的工具和载体。该系统是在统计报表系统清晰的检验检测统计信息的基础上,按照报表样式、统计指标、报表周期、报表对象、业务代码及相关数据逻辑关系等业务规则设计的。制成。原质检总局利用该系统组织了2014年我国首次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工作,并于2015年首次发布了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已连续五年发布。
4、 检验报告和证书编号
检验检测机构经国家授权和认证履带吊检验报告查询系统|解读检验报告/证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第三方公正的角度进行质量监督。这些机构的“产品”是各种检验检测报告和证书,是质量检验的结果,是质量信息反馈的载体。未取得合格检验报告或合格证的产品进入市场是违法的。并且每份检验报告或证书都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