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08-03-20 修订日期:2008-05-29 作者简介:于鹏涛(1971-),男,河南西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建设。摘要:南水北调工程 中线穿黄隧道的盾构隧道起点深度大,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起点空间小。施工过程中制定了严谨合理的程序,重点对起始区进行了高喷防冻加固,盾构安全顺利启动。关键词:黄色隧道;基础加固;开工建设技术盾构机黄河穿越隧道中线工程南水北调于鹏涛(建设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焦作454850) 摘要:开工建设技术盾构机黄河穿越隧道中线工程南水北调因选址埋深大、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启动空间喷沙水有限等原因,制定了严格合理的作业流程,高压混凝土喷淋冷冻固结重要启动区,成功实现安全启动。 :黄河穿越隧道;基础加固;盾构开工介绍在盾构施工中,开工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过程,也是最关键的过程。
为保证工作面的自稳定,常用的施工方法有:沉淀法、气体压缩法、注浆加固法、高压喷射混凝土法和冷冻法等[1]。穿黄工程盾构隧道初期施工以高压旋喷桩加固为主,结合适当降水和补充冻结施工,隧道门密封良好,制定了严格合理的程序。本文介绍了盾牌启动的关键环节。项目简介2.1 项目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位于郑州市以西约30公里处。两侧与南水北调工程主干道相连。设计流量为265 m3/s。两条结构相同的圆形隧道用于穿越黄河。 ,两个孔的中心相距28 250m。隧道内径7 m,外径8.7 m,双层衬砌,外衬砌为厚度40 cm的预制管片,与盾构隧道拼装;内衬为混凝土预应力环,厚度为 45 厘米。锚,现浇施工。隧道最大埋深35 m,最小埋深23 m,河床砂振动液化深度16 m。整个隧道为“北纵南斜”的隧道类型。北岸竖井为盾构起始竖井,深度48.1 m,内径16.4 m。竖井施工采用1.5厚地下连续墙作外围支护,内衬(0.8厚)采用“反法”浇筑。 (穿黄河隧道布置见图1)[图]。] 北岸竖井形成条件[1]:表层为砂壤土,深5层,盾构机器完全包裹在中间砂层中,最高地下水位45 m,盾构隧道起点是典型的大埋深、饱和水和全砂层起点。盾构起点隧道采用先启动主机,再将配套设备放在地上,通过延长管道连接的方案。
出发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出发区地基加固及检查、井内启动平台及反力支架安装、盾构主机吊装、隧道门防水密封安装、以及隧道门的混凝土安装。预凿、盾构机调试等。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盾构开始启动。此时应迅速切开隧道门,盾构机前移,同时安装负环段,建立泥水循环。 2.2 离场风险(1)凿洞洞门的风险。盾构启动前,需要凿洞洞门的混凝土。如果暴露时间过长,土壤会坍塌,影响盾构启动,本工程盾构机直径为9,启动区域在整个沙层中,启动深度大,地下水位高,涌水、涌沙风险为很高,必须采取可靠的地基加固措施,提高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防渗能力开工前履带吊后壁,该项目两条隧道的起始区先用桩基加固,经检查发现有渗水现象,为确保安全,补加了freezi吴。 . 为防止盾构初期开挖时盾壳与隧道门间隙的土壤、地下水和循环泥浆的流失,以及盾尾穿过后墙后灌浆浆的流失隧道施工时,必须在盾构启动前可靠安装。隧道门密封装置。本工程下游线路隧道盾构进入隧道门后,在外界水土压力的作用下,隧道洞口密封处形成缝隙,喷浆发生。
聚氨酯加固和注入后,泄漏被密封,防护罩能够正常推进。地基加固3.1 高射流地基加固 为保证启动安全,盾构启动区采用高压喷射桩加固。为了提供反作用力支撑,后孔侧的基础也通过高速注射加固。出发区布置666个高压喷射桩和一排C10塑料混凝土墙。后孔一侧布置285个高压喷射桩(见图2)。【图】高压喷射桩采用双高压三管施工方法,钻孔深度为起始区50.1 m,注浆标高81.5~55.5(隧道中心标高67 m),后侧钻孔深度隧道50.1 m,注浆标高75.5~55.5 m。地下连续墙,标高101~55.5 m,壁厚0.8 m,墙顶以上采用粘土回填,起始基础加固后完成后,在起点隧道门口水平钻孔,检查加固效果,所需渗水量为5m3/d,共布置12个水平孔,孔深不穿透塑料墙二。如不理想,可采用水平密实注浆进行补充加固。 3.2冷冻孔位于塑料墙外,双排排列,行距1m,孔距0.8m,冷冻孔39个,深度为测温孔2冷冻孔48m,冷冻段长度18m(海拔75.5~57.5m),冷冻板有效厚度要求为 1.5 m。计算的总制冷量:Q=230,000 kcal/h。
冷冻区和非冷冻区用挡板和底锥隔开,进行局部冷冻,冷冻时间控制在30天以内。盾构隧道出孔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冻土墙厚度1.5m;冻土平均温度为-10;盐水的温度为-28至-30;发射前,需要将位于盾构推力剖面内的所有冷冻管拔出,用热盐水在冷冻机内循环,使冷冻管周围的冻土解冻至50-80毫米。 @>1 主机吊装 本项目采用分段启动方案。主机先吊装,主机在地下组装。用150延长管线接地,然后配小车。主机包括刀盘、盾体、主传动总成、盾尾、管片安装机等,大件按吊装顺序依次放置。起重设备与450履带起重机配合使用。最大的起重件是刀盘,重达 96 吨。举升顺序如下。 (1)前盾下部。包括前盾下部、前盾左侧、管片安装机支撑梁、前盾右侧。以上各部件依次往下,三块前屏蔽连接好后,在屏蔽体底部安装相关管路。(2)主驱动。主驱动倒在地上,下井后接前盾。(3)前身上部。前身上部下井后,与下部主轴承连接。前体 前护罩 4 焊接块体的接缝。(4)刀头。刀头组装焊接在地面上,清理法兰后,整体吊入。(< @5)前体将下半部分向前推。(6)吊入分段组装机。
(7)挂入盾尾的上半部分,焊接调整圆。(8)将盾体向后移动,靠近反作用力支架的位置,然后焊接每一片盾尾,然后焊接盾尾和盾体之间的环焊缝。4.2 安装启动平台和反作用力支架,盾体姿态精确定位,然后焊接在起动座上,组装防护罩时履带吊后壁|南水北调中线盾构隧道开工技术,在起动座的轨道上涂上润滑油,以减小防护罩向前推动时的阻力。为防止屏蔽壳在启动导轨上偏斜,在启动导轨两侧的屏蔽壳上焊接工字钢,当门密封时会被切断(见【图片]). 反作用力轴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它提供负环段的反作用力。它与轴衬同时浇注。反力支座端面应平整(见图4)。[图]4.3 隧道门防水密封内径9.4m,灌浆钢圈外侧沿周边均匀分布孔,孔门密封由三个钢丝刷和两个橡胶片组成(见图<@5),其中每个橡胶片密封由Cord橡胶,圆板制成、挡板和连接螺栓等。两块橡胶板相距440mm密封。在启动盾构机之前,在钢丝刷、帘线橡胶和屏蔽壳表面涂上油脂,以降低系数当盾构刀头全部通过第三根钢丝刷时,泥水仓开始加压,此时通过预留孔在钢丝刷和橡胶板之间加入油脂,防止泥水流到轴。
盾构机继续前进时,及时向孔内添加润滑脂,使润滑脂压力低于泥水压力0.01MPa,达到防水效果。 【图】4.4 有环形砂浆墙,可以起到防渗幕的作用。因此,启动区提前连续抽水,尽可能降低地下水位,并钻水平孔,观察前方土壤的加固效果。 , 必要时补充强化。洞门的凿凿分两个阶段。孔圈内的三根梁先用气镐截断,截断整个工作面的第一排钢筋,并逐层截出地下连接处(1.5m)从上到下,第一层被剪掉。然后,作为施工平台,依次向下进行施工。一期地下连续墙凿深控制在m,其余0.5厚墙将在一期完成后实施。第一阶段完成后,盾构机将立即前进。 4.5 盾构机调试 盾构机组装完成后,连接支撑系统和延长管线,进行液压、电气等关键部件的压力整定和功能测试。调试内容如下。 (1)推进系统测试推进速度和气缸压力检测。(2)刀盘驱动系统测试正转、反转、最高速度、调速、压力等是否正常. (3)@ >液压泵站测试,检查液压油过滤和循环系统。(4)分段安装系统测试。各自由度功能测试,真空吸盘功能测试。(<@5)超级刀功能测试。(6)渣浆泵系统测试各项功能是否满足性能要求,换向调速是否正常。
(7)其他辅助液压系统测试。(8)段吊功能测试。(9)岩石破碎系统测试。动作、工作压力、破碎能力等。(1 0)齿轮油循环系统测试。是否正常,液位报警功能等(11)尾部注脂系统测试。工作压力是否正常,自动工况是否合理. (12)主轴承HBW系统测试:工作压力是否正常,在刀盘前部加注润滑脂。(13)润滑脂密封系统是否正常,加注主轴承轴承加脂至溢出,测量压力是否达到要求,控制部分功能是否正常,小油箱液位联锁功能是否正常。(14)测试气压系统控制部分是否正常,压力是否正常。(1<@5)循环水处理系统)工作条件是否正常,压力和速度自动调节是否符合要求。 (16)循环系统能否工作,主传动部分流量是否达标,压力是否正常。(17)盾构机联动控制)是否正常与否,控制室各环节控制是否正常。(18)盾构机故障显示测量及盾构机开工施工5.1 启动步骤盾构机调试完成后,进入在盾构启动状态下,盾构启动步骤如下:剩余隧道门砼凿安装,前进导轨负7环段组装,负6环段隧道门止水装置组装完毕,泥水循环回填履带吊后壁,灌浆进入正常开挖状态。5.2厚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清理现场。5.@ >3 先进导轨盾构机安装到进入隧道门,前方1.4附近有两条导轨。为防止盾构机入孔后刀盘下沉,导轨高度略低于启动支架的导轨,导轨与盾构底座焊接牢固,涂黄油到导轨。
推进时左右千斤顶对称应用,保证盾构机在导轨上滑动均匀,使底座受力合理。 5.4 负环采用钢管制作,环宽1.6m,厚度0.4m。其中负片1片。在组装第一环负环之前,在屏蔽尾管件组装区域安装10厘米槽钢。在盾构机中组装好管片后,用千斤顶将整圈钢管慢慢推出。当段被推出 1.8 时,开始组装第二个环,以此类推。及时支撑安装到位的负环,避免因负环段不圆度大而造成段装配困难。 5.5 调整隧道门止水装置 当盾构机刀盘进入隧道门时,调整止水装置活动压板位置并固定。一般在扇形压板与屏蔽壳之间预留5mm左右的间隙。当盾构机鱼尾尖撞墙时,及时调整动压板与盾构筒的间隙,一般为5-10mm。间隙的大小应根据护盾姿势的需要进行调整。 5.6环段止水装置安装调整好后,开始组装负6环。滑动到装配器的下部开始装配。 5.7 泥水循环建立 吊环组装完成后,盾构机向前行驶,负5个吊环开挖1.2左右后,建立泥水循环此时泥水压力按限值设定,只要满足运输要求,初始设定值约为0.1 MPa。 5.8 回填注浆 盾尾通过隧道门封堵后,立即将压板焊接在隧道洞口处的负环钢管片上,并进行回填注浆,避免隧道缝隙处的水土流失。门。
开挖过程中,盾尾完全进入隧道门时,当橡胶止水帘和压板接触管片外壁时,间隙瞬间扩大至350mm(管片外径为8700 mm,尾部外径为9 870 mm)吊车出租,所以为了保证切口水压的稳定,必须增加泥水量。 5.9 正常开挖 回填灌浆后即可进入正常开挖状态。盾构的姿态根据管片的配置,隧道沿轴线的上边缘行驶。结论 黄穿隧道下游线盾构机于2007年7月开工,采用基本相同的开工方案。不同的是,下游线路起始区采用高压喷射桩进行密实化施工,隧道门上只钻了一排冷冻孔;上游线起始区域加设塑料混凝土墙吊车出租,并进行两排辅助冷冻。加强。两台盾构机均成功发射。参考文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黄渡工程联合项目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黄渡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武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黄渡工程联合项目组,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