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移动,城市蓬勃发展。今年,泉港区贯彻落实泉州市委、市政府“强工业、兴城”两轮驱动和“抓项目促发展”专项行动部署,集中精力和力量推进建设重点项目集聚“发展力量”,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泉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魏家美:“这里是泉州国恒化工项目的工地,透过镜头可以看到,前方的巨人正在慢慢“站起来”。正在吊装的设备叫做丙烯丙烷分离塔,总重1800吨,整个吊装过程需要八九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一重要的施工节点标志着国恒化工项目全面进入安装阶段工艺设备。”
安装保温层后,内部构件支撑……“穿衣戴帽”系列,长106米,直径10米的丙烯丙烷分离塔最高,项目中最重和最大的设备。把这么大的一个整体吊起来兴城市履带吊,需要一台110米的履带起重机的帮助。
泉州国恒化工项目吊装指挥员刘峰:“4000吨履带吊用于吊装,1600吨履带吊尾随。这座塔的总高度相当于整个塔的高度。”我们的 50 层楼。站起来。”
泉州国恒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聪聪:“使用的起重机是4000吨的起重机,全国只有4台二手吊车,所以从开始组装需要20天到完成整个组装。”
为使“巨无霸”顺利抵达现场,泉港相关部门全程护航,协助协调开展海域清关、码头装卸等技术作业、前期渠道引导、流量控制。经过吊装图模拟、受力分析等多次论证,最终采用国内目前较为成熟的单主机吊装交付方式吊装方式。作为近三年来泉州投资最大的台资项目,今年以来,泉州国恒“年产66万吨丙烷脱氢项目”和“年产45万吨聚丙烯(一期)项目”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兴城市履带吊,聚焦建设节点,全线推进。
泉州国恒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聪聪:“我们可以全面开展整套设备的安装和配管工作,可以加快整体机电安装工程的进度。 “我们预计年底完成整个机械建造。开始预试运行,第二季开始投料投产。”
坚持“主业强区”,泉港现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齐聚,为千亿石化产业注入新动力。园区的发展、原材料的落地、产品的推出,都离不开配套的物流枢纽。作为湄洲湾沿线唯一的液化烃码头,湄洲湾小厝港区李渔尾作业区4号泊位工程及储存工程正在同步推进内罐安装和内罐建设。全厂公共工程,以及码头表面的安装和预制。组件构造。
福建中燃梅州湾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光:“其年吞吐量为339万吨吊车,基本可以满足园区目前对液化烃的需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不仅安全可靠稳定,而且更加经济环保。”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一期工程建设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可同时停泊两艘5000吨液化烃船,并支持建设17.4万立方米储罐区。项目的建成将为泉港、泉汇两个石化园区及周边石化企业提供大量化工原料气、码头、物流仓储服务,对丰富和延伸石化产业起到积极作用链。
福建中燃气梅州湾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光:“可以承受碳二、碳三、碳四等多元化原料的落地。目前,我们现在紧要根据入驻园区企业的需求兴城市履带吊|泉港:重点项目“提速”经济发展“稳底盘”,进一步谋划下一步二期布局,为园区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
项目开发的加快,为泉港经济发展积蓄了澎湃的动能。今年1-5月,泉港16个省级、38个市级、198个区级重点项目全部超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继续保持全市第一。下一步,泉港区将建立实施“六个一”项目协调调度机制,突破项目建设的瓶颈和难点,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记者|泉州泰维嘉美林公斌施春田
泉港区融媒体中心林晓辉张斌斌
编辑 |莹莹莲
评论 |中关
导演制 |泉港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