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石化机械集中开展《大国重器之制造强国》专题学习研讨,聚焦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打造大国利器,支撑油气开发”等专题开展研讨,着力做强油气装备制造,做实石化机械“两个三年、两个十年”战略行动方案,努力把石化机械打造成中国石化装备制造是手柄吊车视频的新名片。
石化机械党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指出,《大国重器》具有重要是手柄吊车视频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和时代内涵,对于加快推进石化机械建设世界一流油气装备研发制造和服务企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会议要求,公司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要提高思想政治站位,坚定产业报国是手柄吊车视频的信心和决心。充分认识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打造大国重器的重要意义。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做大做强做优的信念,将“打造大国利器,支撑油气开发”的初心和使命扛在肩上、落到实处,坚定不移推进专业化、国际化、高端化发展之路。要坚持学用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解放思想,打开思路、打开视野、打开胸襟,转变对油气装备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的认识,破除固有思维定式,跳出传统工作套路,进一步增强开拓市场意识、深化改革意识、主动作为意识、创新创效意识,把学习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全面推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执行落实,在集团公司内部率先打开建设世界一流新局面。紧紧围绕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科技研发创效能力、实施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深化双百综合改革、开展人才强企工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工作部署,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强化执行能力,切实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以优质高效的执行力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石化机械四机公司党委要求,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重大专项为依托,以攻关为纽带,以工程技术、操作技能团队建设为重点,聚焦油气开发工程需求,完善产销研用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应对市场变化、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的能力,加大自动化钻机、大功率电动压裂橇等项目的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促进技术系统由保障生产向引领生产转变,同时大力开展管理提升专项行动,打造有口皆碑的质量精品,为中国油气开发提供更为精良的装备、更为优质的服务。抓住深化改革机遇,扩大承包经营范围及形式,做实“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以改革促发展,激发创新活力和创效动力。
石化机械江钻公司党委表示,要服务深井、超深井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全力推进钻头钻具产品技术升级,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实施井段承包和全井承包,进一步创建钻头钻具一体化差异化服务优势。要跟进随钻测量、随钻录井、地质定向、旋转导向、海洋水下井口头系统等先进技术,构建与提升底部钻具系统一体化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国内一流石油工程井下工具产业链服务商。
石化机械钢管分公司党委表示,将紧扣“三个创新、五大发展”战略,抓牢制造业提档升级机遇,切实发挥技术创新引擎作用,适应钢管制造业发展形势。对标制管行业先进水平,借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经验,整体统筹规划,启动生产线升级改造工作,加快实施螺旋焊管机组、直缝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强化科技创新,特别是,加快攻克薄壁高频焊管成型工艺瓶颈,研制海上服役X80直缝埋弧焊钢管,启动耐酸管、低温管、双金属复合管等新产品试制工作,依据市场成熟度,逐步升级关键技术,稳步提升企业整体实力和创效水平,努力在新一轮提质增效、改革发展中赢得先机、抢抓主动,实现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争先晋位、提档升级。
石化机械三机分公司党委表示,要按照“核心技术+关键制造+一体化服务”的发展思路,加快打造中国石化压缩机国产化制造基地的亮丽名片。要抢抓天然气大发展的机遇,全力保供涪陵、华北等目标市场,树立中国石化机械压缩机品牌形象。要坚持三个面向,面向市场为客户提供井口气回收、气举排液、气驱采油、储气库增压、CNG增压等五大系统的专业化解决方案;面向现场推进产品系列化、模块化、信息化、轻量化、高效节能、长寿命等方面的优化升级、占领高端市场;面向国内外先进技术巩固和拓展技术领先优势,提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远程服务平台技术等自主创新能力,为建成国内一流压缩机研发制造服务企业创造基础。
石化机械研究院党委表示,要按照“规划引领、攻关促进、特色形成、服务市场”的工作思路,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及集团和石化机械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十三五”重大专项,谋划“十四五”接续战略;服务智能制造,为数字化、自动化生产线建设做好信息技术支撑;立足提速提效和集成应用,大力开展液压压缩机、小型LNG处理装置、车载气举排液装置、全平衡双向减震器等工业试验,研发与应用全金属水力振荡器、螺杆泵系列化、油气混输装置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推进仿真分析平台、振动检测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努力建成国内一流油气装备研究院。
供稿:庞坚,焦刚,蔡繁,沈玉梅,董晓林
责编:孙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