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矿设备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升式液压支架输送机。该输送机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履带运行部,每个履带运行部设置有立柱,每根立柱的两端分别设置侧挂部,两个立柱的顶部间隔设置有两根连接梁,每根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连接。自升式液压支架输送机在巷道内吊运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时,不需要其他设备的辅助,采用四侧吊装件来吊装待转运的设备。在两个履带运行部件之间,
下载所有详细的技术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总结】
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
该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煤矿的设备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
技术介绍
煤矿综采工作面开、撤过程中,需要卸装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装载机等大型设备,总装机量达数千吨。通往现场的地下道路。以液压支架为例。液压支架用于控制采煤工作面的矿井压力。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较大。一般每个液压支架的重量在30吨左右。巷道空间有限,现场不能使用大型起重机。目前液压支架一般采用液压支架叉车来实现液压支架的转运和卸载,但是液压支架叉车是用来转运液压支架的,并且需要铺设特殊的轨道。工作效率低,特别是在设备液压支架的调整或需要沿非轨道方向走时,上述问题更为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下套筒、侧钩和侧千斤顶,下套筒底部与履带运行部固定连接,下套筒一侧与立柱固定连接,侧千斤顶位于下套筒内,一上套端伸入下套内,侧钩通过侧挂链与上套另一端连接,侧挂千斤顶的伸缩部分与上套连接,可带动上套沿下套轴向滑动,四个侧钩均位于两个履带运行部之间;连接梁平行间隔设置,每个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三维上端连接。优选地,履带运行部件包括承载箱、导向轮、驱动轮和履带;承重箱位于履带内,承重箱上下两侧开有与履带相匹配的长槽吊车公司,承重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多根隔开的承重梁,每根支撑梁架设在侧面的多根承重梁上,两根支撑梁上架设一块支撑板。支撑板、承重箱与两支撑梁之间形成履带通道。立柱底部和下套筒与支撑板相连。联系; 驱动轮位于承重箱后侧,与履带内侧啮合,
优选地,所述动力部分为乳化电机。优选地,所述下套筒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销轴通孔,所述下套筒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座同轴的第二连接座。通孔 第一销轴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侧挂千斤顶与下套筒连接。优选地,所述侧挂千斤顶的伸缩部设有第三径向通孔,所述上套筒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三通孔同轴的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销轴穿过所述第三通孔。通孔。孔和两个第四通孔将侧插孔的伸缩部分与上套管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套筒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座履带吊驱动轮结构图拆装,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三销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至所述两个第五通孔上。 . 两个连接座,侧挂链的一端与侧挂钩连接,另一端与第三销轴连接。优选地,其中一个履带运行部上设置有顶置千斤顶,两个连接梁上设置有滑轮固定座,两个固定滑轮间隔设置在滑轮固定座上,第一上悬链穿过两者。固定滑轮。, 一端与顶升千斤顶的伸缩部分连接,另一端与顶吊索连接。至少设置四个顶钩,四个顶钩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上衣架包括上衣架杆,所述第一上衣架链连接在所述上衣架杆的中部,所述四个上衣架钩分别通过所述第二上衣架链设置在所述上衣架杆的两端,每端有两个个体。优选地,所述立柱具有与所述千斤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第一上衣链与上衣杆中部连接,四个上衣钩通过第二上衣链分别设置在上衣杆的两端,每端各有两个。优选地,所述立柱具有与所述千斤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第一上衣链与上衣杆中部连接,四个上衣钩通过第二上衣链分别设置在上衣杆的两端,每端各有两个。优选地,所述立柱具有与所述千斤顶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与所述顶挂千斤顶相匹配的套孔,所述顶挂千斤顶穿过所述套孔,所述固定件的至少两侧与所述顶挂插孔相连接固定。凹槽的侧壁。(三)有益效果上述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包括两个间隔排列的履带运行部,每个履带运行部设有柱子,每根柱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侧挂部,两根柱子的顶部设置有间隔排列的两根连接梁,每根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柱子连接。自升式液压支架输送机在巷道内吊运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时,无需借助其他设备辅助。四侧提升部分用于在两个履带行走部分之间提升待转移的设备,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有效提高工作(装卸运输)的效率。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供说明之用,图中各组分的比例和数量不一定与实际产品一致。图1是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的自画像。悬挂式液压支撑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其中一个侧挂部分被部分切除);如图。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1个;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自升式液压支架输送机吊装液压支架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结构示意图。如图。
图中: 1:履带运行部分;11:承重箱;111:长槽;12:履带;13:导向轮;14:驱动轮;15:动力部分;16:承重梁;17:支撑梁;18:支撑板;2:立柱;21 休会期;3:侧挂部分;31:上袖;32:下袖;33:侧挂千斤顶;34:侧挂挂钩;35:侧挂链;36:第一连接座;37:第一个引脚;38:第二个引脚;39:第二连接座;30:第三针;4:连接梁。5:液压支架;6:顶起千斤顶;7:皮带轮固定座;71:定滑轮;72:第一顶起重链条;73:连接头;8:顶部吊具;81:顶臂;82:上钩;83:第二顶挂链;9: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注意术语“中心”、“纵向”、“水平”、“顶部”、“底部”、“前”、“后”、“左”、“右” , “顶”、“底”、“内”、“外”等所表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并且简化描述,而不是表示或暗示所提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向构造和操作,因此不应被解释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不应解释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 参考图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和至少两根连接梁4。履带行进机构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履带行进部1。每个履带行走部1具有独立的动力部15,独立驱动对应的履带行走部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和至少两根连接梁;/n 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履带行走部,每个履带行走部有独立的动力部驱动履带行走部,每个履带行走部设有立柱,立柱的每一侧设有侧挂部;/n 其中,每个侧挂部包括上套、下套、侧钩和侧挂千斤顶履带吊驱动轮结构图拆装|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制造技术,下套的底部与履带行走部固定连接,下套的一侧连接与立柱固定连接,侧挂千斤顶位于下套筒内,上套的一端伸入下套,侧钩通过侧挂链与上套的另一侧连接。一端连接,侧挂千斤顶的伸缩部分与上套筒连接,可带动上套筒沿下套筒轴向滑动,四个侧钩位于两个运行之间部分履带;/n 连接梁平行且间隔排列,每个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三维体的上端相连。/n 侧挂千斤顶的伸缩部与上套筒连接,可带动上套筒沿下套筒轴向滑动,四个侧钩位于两个履带的运行部位之间;/n 连接梁平行且间隔排列,每个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三维体的上端相连。/n 侧挂千斤顶的伸缩部与上套筒连接,可带动上套筒沿下套筒轴向滑动,四个侧钩位于两个履带的运行部位之间;/n 连接梁平行且间隔排列,每个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三维体的上端相连。/n
【技术特点总结】
1.一种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式行走机构和至少两根连接梁;
履带式行走机构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履带行走部,每个履带行走部有独立的动力部驱动履带行走部,每个履带行走部设有立柱,每个履带行走部的两侧立柱的一侧设有侧挂部;
其中吊车公司,每个侧挂部包括上套、下套、侧钩和侧挂千斤顶,下套的底部与履带运行部固定连接,下套的一个侧面与立柱固定连接,侧挂千斤顶位于下套管内,上套管一端伸入下套管,侧钩通过侧挂链与上套管连接。侧挂千斤顶与上套连接,可带动上套沿下套轴向滑动履带吊驱动轮结构图拆装,四个侧钩位于履带行走部之间的二处。
连接梁平行且间隔设置,每个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三维结构的上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运行部分包括承载箱、导向轮、驱动轮和履带。
承重箱位于履带内,承重箱上下两侧开有与履带相匹配的长槽,承重箱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间隔设置承重梁,每侧多根承重梁上架设一个支撑梁,两根支撑梁上架设支撑板,支撑板之间形成履带通道,荷载-轴承箱和两根支撑梁、立柱底部和下套筒与支撑板连接;
主动轮位于承重箱后侧,与履带内侧啮合,可由动力部分驱动,导向轮位于承重前侧盒子,可以随着履带轨道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分为乳化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式液压支撑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筒上还设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上设有第一销轴A通孔,所述下套筒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座。远离立柱的下套筒上设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第一销轴穿过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性质】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李树森、梁成才、
申请人(专利权)持有人:扎赉诺尔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家省份:内蒙古;15
下载所有详细的技术数据 我是该专利的所有者